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研究——以都江堰市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nshaob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从事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休养生息的场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日趋激化,人们加强了对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研究。土地也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界交互作用的界面,土地利用变化一方面客观地记录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干扰;另一方面,也是人类认识地球系统变化过程的基础;人类通过对与土地有关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其不仅只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且对区域的水循环、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及陆地生态系统产生更为深刻和持久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研究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在我国己有近20多年的历史,动态监测目的有两个:一是利用遥感影像监测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另一个是利用监测数据对影响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本文以都江堰市为例,利用1994年、2007年和2008年三期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 TM影像数据,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都江堰市14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分析研究,具体通过土地利用转移概率、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双向模型、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等模型,反映出都江堰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换的变化情况(包括2007年到2008年地震中的土地灾毁情况),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了都江堰市未来6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驱动力的分析,然后针对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对策措施。
其他文献
2009年夏。  我坐火车前往丽江散心,无意间路过一大片油菜花地,花开得很好,满眼都是黄澄澄、金灿灿的,瞧起来亮眼得很。  对面的女孩儿挂着耳机,望着窗外,她瞧着面前金灿灿的一片,眼泪就突然扑簌簌地落下来。  我递了张纸巾:“怎么了?”  “没什么,喜欢的人说婺源的油菜花很好看,想想应该就是这样子的。”  她拿了一页纸,铅笔寥寥几笔,就勾出了这片油菜田的轮廓。  那时候我们还都是高中生,我和她,短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居民对健康水平的需求不断增加。康体设施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居民自身健康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的国家。在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5%的人口,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10月17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现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城镇的面貌,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着巨大冲击。因此,在各级政府重视小城镇建设的情况下,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采取何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