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可视化技术正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力系统软件中来。但是,作为可视化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图形平台却没有进行统一规范。现有的可视化电力系统计算软件一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可视化技术正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力系统软件中来。但是,作为可视化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图形平台却没有进行统一规范。现有的可视化电力系统计算软件一般都是基于自身所带的图形平台,这些图形平台只能被指定的计算软件所使用,当需要设计新的计算软件的时候,还必须重新打造与之配套的图形平台,重复工作量大,开发周期长,而且不符合组件化的发展趋势。电力系统计算软件越来越需要一种通用图形平台的支持。IEC61970国际标准的提出,为电力系统软件设计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同时也使得打造通用图形平台成为可能。本文参考IEC61970标准,设计了一个适用于电力系统各种计算软件,并能为这些计算软件提供图形支持和数据支持的通用图形平台。
IEC61970标准采用公共信息模型(CIM)描述电力系统资源的公用信息,并以组件接口规范(CIS)访问CIM。其理想目标是实现“即插即用”。通用图形平台参照IEC61970标准来设计,可以与其他同样遵循该标准规范设计的电力系统计算软件通用。本文在分析电力系统计算软件对图形平台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面向对象技术,应用Visual C++编程语言进行建模。
通用图形平台需要数据库的支持。本文分析各种数据模型,并在数据库结构设计上采用了一定的方法,使数据库能实现CIM中的继承、关联、聚集和组合等关系,力求使得数据库结构适应规范标准的要求。在数据交互方面,本文规范设计了通用图形平台的数据接口,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扩展标记语言实现与电力系统计算软件的数据交互。
通用图形平台包含两个主要模块:图形模块和拓扑模块。本文充分考虑电力系统计算软件和电力系统绘图的特点,在图形模块中设计了丰富的图形功能,以满足实际需要。拓扑模块为电力系统计算软件提供所需的电网图拓扑信息,本文采用了三层模型转化的方法对电网图进行拓扑分析,并按照CIM标准将获得的拓扑信息存储到数据库相应的位置中。
最后,结合珠海电厂的科研项目,把通用图形平台应用于实际,实现了预期的图形模块和拓扑模块等功能,并为电力系统计算软件提供图形支持和数据支持,经过校验,证实图形平台提供的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目前,图形平台的部分功能已在相关科研项目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其他文献
太阳能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规模使用太阳能对缓解化石能源短缺和改善环境污染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光电转换的核心是太阳能电池板,在光伏发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征具有非线性,且容易受到输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更多的电能,必须进行最大功率跟踪,使电池始终输出最大功率。本文首先对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和温度下,其技术参数会
本研究以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做为研究对象,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技术,首次从紫苏中克隆到迷迭香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迷迭香酸合成酶(Rosmarinic acid synthase, RAS)基因(命名为PerRAS)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C355369),并对其进行
电力系统机组组合作为电网经济调度的子问题,是编制短期发电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多阶段、非凸、离散、非线性、高维数等特点,因此在理论上很难找到最优解。然而由于机组组
宋词中含有大量自然意象,是许多词人借物抒情、触景生情重要媒介.该文以李清照词为主,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指导,选取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自然意象并进行分类,同时比较许渊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能源工业部门,现代电力企业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已建成生产、管理、营销等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电力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使得各种应用系统能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备受世界关注.因此,如何将中国的重要政治文献翻译为英文成了翻译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党的十九大报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播是一种互动.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仅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有利于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凭借其高效、节能、耐严寒、增强了随动性、改善回正特性、提高操纵稳定性、环保、包装和装配效率高、维护保养方便及易于调整等一系列优点,在微型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电力和系统中应用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控制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
矩阵式变换器(Matrix Converter,简称为MC),是一种先进拓扑结构的“全硅”功率变换器,具有优良控制性能和品质的新型电力变换器。它具有良好的输入输出特性,无需大容量的贮能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