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木糖和HrpZPsgS1蛋白对大豆生长和花叶病毒病抗性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ing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发子(elicitor)是一类能激活寄主植物产生防卫反应的特殊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2类:生物激发子,如寡糖和蛋白;非生物激发子,如重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当病原物和寄主植物接触时,由于激发子的作用引起寄主植物发生多种生化变化,导致植物产生多种防卫反应如植物保卫素的合成和积累、蛋白抑制物的合成和木质素沉积等,从而限制病害的发展。用不同浓度的低聚木糖处理大豆,研究低聚木糖对大豆生长和对SMV抗病的影响。温室促生实验中用低聚木糖先浸种大豆种子6h,18d后调查发现,低聚木糖明显促进了大豆幼苗的芽长、鲜重和主根长。浓度为30mg/L的低聚木糖对大豆种子萌发率促进作用最明显。浓度为50mg/L的低聚木糖处理的大豆幼苗的芽长、鲜重和主根长与水对照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49.63%、29.76%、20.96%。低聚木糖喷雾处理大豆叶片,18h后接种SMV,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了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病指数,100mg/L低聚木糖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效为34.59%。利用Quantitative RT-PCR检测低聚木糖处理的大豆叶片中的防卫基因的表达情况,防卫基因PR2、PR10、PR12和LOX2在低聚木糖处理12h时有最高的相对表达量,上调表达倍数分别为21.56、7.19、7.95和8.56;PR3在低聚木糖处理18h时,上调表达倍数最高,为2.73倍。PR1、PAL、PPD和CHS在低聚木糖处理24h时显著上调表达,上调表达倍数为7.75、1.99、3.98和2.56。结果表明:低聚木糖激活了大豆SA信号通路和JA信号通路,从而提高了大豆对SMV的抗性。用来源于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编码的蛋白HrpZPsgS1处理大豆种子,发现HrpZPsgS1能明显的促进大豆生长,与空载体表达产物相比株高和鲜重分别增加11.62%和8.67%,表明hrpZPsgS1编码的HrpZPsgS1可促进大豆的生长。用HrpZPsgS1喷雾处理大豆叶片,HrpZPsgS1和空载体表达产物都可以诱导大抗大豆花叶病毒病,HrpZPsgS1与空载体表达产物相比,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防效无显著差异,用Quantitative RT-PCR检测PR1、PR2、PR3、PR10、PR12、PAL、PPO、CHS、LOX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HrpZPsgS1和空载体表达产物均可诱导防卫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但表达水平有差异,与空载体表达产物相比,HrpZPsgS1可明显诱导SA信号通路的标志基因PR1和JA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PR12和LOX2的表达,说明HrpZPsgS1可以激活SA信号通络和JA信号通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大豆对SMV的抗性。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PDCA护理模式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间我院儿科接收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共84例,按入院顺序分组护理,对照组单纯给予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使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的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研究样本为我院诊治的冠心病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了解其原因并总结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5例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的临
目的:探究分析手术室护士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配合体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室护士常规护理)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原发性肿瘤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并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6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对多种农林害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施用后在田间存活状态及生态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本论文通过在河北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