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讲授式教学法都是国内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方法,被我国众多的教育者接受和使用。然而,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讲授式教学法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渐渐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潮流。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我国课堂教学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2001年,我国启动了新课程改革,其中要求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新的教学方法应该要符合这一要求。199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埃里克·马祖尔教授提出了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同伴教学法,并把这种方法应用在了自己的大学物理课堂中,国外不同地区的众多教育者都对同伴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结果都证实了同伴教学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符合我国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在国外,同伴教学法的研究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无论是在大学还是中学同伴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都已经非常成熟了,而国内对同伴教学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不够全面和系统,相应的教学实践也很少,研究范围还基本局限在大学课堂中,中学阶段的同伴教学法研究还非常少。基于这种现状,笔者以同伴教学法的理论为基础,对国内城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希望对同伴教学法在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的研究实践中提供一些帮助。本论文一共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同伴教学法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同伴教学法的内容及相关概念的界定,还有本论文相关教育学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知冲突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第三章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详尽的调查了初中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状况,其中包含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和对调查结果的具体分析。第四章主要结合我国城镇初中学生的学情,对同伴教学法的教学流程上做出改进,并从物理概念课和规律课这两种课型展开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第五章则对之前教学实践的效果从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角度做出深入的分析,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同伴教学法的意见与建议。第六章主要是总结同伴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整理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并展望同伴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在同伴教学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整合了学生在接受了同伴教学法的授课方式前后的成绩分析、学生对同伴教学法的满意度分析和教师对同伴教学法的意见与建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同伴教学法能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2)同伴教学法能明显的增强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参与度;(3)同伴教学法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4)同伴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如此,为了增加同伴教学法在我国城镇初中物理教学的适应度,笔者对同伴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做出了一定的改变,通过对概念测试题的合理编制激发了学生的讨论意识,在不降低反馈结果准确率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了反馈的效率,这些措施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