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马矿充填开采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23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填法控制采空区顶板的覆岩变形破坏规律不同于垮落法,掌握该特征将对矿井水防治、瓦斯运移规律、保护层开采、瓦斯抽采,以及地表移动变形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往对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垮落法开采,采厚多大于1.0 m。因此,针对充填开采过程中等效采高小于等于1.0 m时的覆岩变形破坏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应用板壳理论建立了充填开采覆岩变形破坏分析方法—“shell-crack覆岩变形破坏分析方法”。并在该分析方法的基础之上开发了《充填开采覆岩变形破坏分析系统》软件。Shell-crack分析方法揭示了充填开采时覆岩断裂带和垮落带的形成条件,并用该方法可以分析断裂带和垮落带消失的条件,以及不同等效采高时“两带”的发育高度。应用传递岩梁假说,分析了坚硬岩层断裂前和断裂后的超前支撑压力分布规律,得出影响超前支撑压力的主要因素为等效采高、悬跨距和覆岩破坏高度。以1327工作面的地质采矿条件为研究背景,应用shell-crack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等效采高时工作面的覆岩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都显示,覆岩的断裂带和垮落带发育随充满率变化存在着“临界效应”。综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出1327工作面的覆岩破坏范围极限是12.80 m,初次来压步距范围为19.2 m~20.2m,周期来压步距为16.5 m。设计并实施了 1327充填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顶底板移近量、工作面应力、巷道超前支撑压力和覆岩破坏高度监测方案。采用相应的数学方法对监测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吻合度较高,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所得出的覆岩变形破坏规律。同时也证明,建立的分析方法精度较高,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其他文献
刨煤机作为开采薄与极薄煤层的大型采煤设备,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着整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是直接影响煤炭的开采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刨煤机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生成了刨削深度修正系数及刨削速度修正系数的拟合公式。针对传统刨刀截割载荷模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刨削深度修正系数与刨削速度修正系数对传统的刨刀三向载荷公式进行修正的方法。利用刨煤
地震波在场地传播中产生相干效应、行波效应及衰减效应,这些效应随场地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酒杯型输电塔线体系具有柔性高、跨度大、非线性强以及空间耦联性突出等特点,使得地震有可能引发该结构体系多阶振型响应。抗震规范对此类空间结构,明确提出应按单点一致、多点、单向多点及多向多点输入进行抗震计算,多点输入时应考虑地震波行波效应等要求。因此,在考虑场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酒杯型输电塔线耦联体系地震响应分析尤为重要。
应急物资储备库是应急救援的依托载体,是服务于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设施。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问题是应急设施选址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事关应急救援的紧迫性和应急物资分配的及时性。自然灾害及各类突发灾害事件的破坏力和中国现阶段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应急物资储备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及选址不合理凸显的事实,迫切要求应急管理部门加快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而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优化模型的构建和应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煤层瓦斯含量高,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困难,导致矿井瓦斯灾害频发。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煤层地应力和瓦斯含量增大,渗透率进一步降低,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日益严重。低透气性煤层增透技术的研究与实施是提高瓦斯抽采效率、解决煤矿瓦斯灾害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损伤力学、断裂力学和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结合煤层物理力学特性和渗透率特点,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井下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液
矿井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事故之一,瓦斯事故频繁发生,不仅给煤炭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对采集的海量瓦斯监测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深度挖掘,寻找瓦斯浓度内部隐含的规律性特征,实现瓦斯浓度的智能预测是瓦斯灾害防治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法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矿井瓦斯智能预测系统的拓扑架构,构建了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
影像运动目标跟踪是目前国内外在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重要且传统的研究问题,近五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直到目前也是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根据过去的研究历史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可知,影像目标跟踪虽然得到了长时间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但是在复杂背景下的影像目标跟踪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原因是视频影像中存在的目标形状变化、遮挡及三维影像信息较少等因素对目标跟踪的
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增加,开采范围的扩大。地震、矿震等动荷载作用下的随机煤矿灾害事件也不断涌现,煤矿巷道的稳定问题变得极为重要。探索地震、矿震等动荷载作用下的巷道与围岩的破坏规律和加固机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煤矿巷道的地震响应及加固问题,相似材料的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两种研究手段。巷道围岩体的非线性动力响应是研究的难点。本文采用相似材料实验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煤矿巷道的
巷道冲击地压是煤矿冲击地压的一种主要形式,是采矿工程和岩石力学界一项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门式液压支架的应用对于缓解巷道在冲击地压中的破坏具有积极作用,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让位吸能防冲支护理论,设计了具有吸能防冲功能的门式液压支架,并对支架的防冲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分析了支护应力对巷道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软化区深度和临界岩体应力的影响,得到:随支护应力增加,巷
我国是产煤大国,一直以来深受煤炭自燃的严重威胁。我国煤矿火灾事故中,煤矿井下煤炭自燃火灾占绝大部分。煤矿采区发生火灾紧急情况后,往往采取水封密闭采区,等火情稳定或消除后再重新启封采区。此时采区的煤被水浸泡形成了水化煤,而在采区启封疏放水过程中,水化煤脱水就相当于水化煤的饱和-风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其自燃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研究水化煤饱和-风干过程中不同风干时间的自燃
水合碳酸镁具有无毒、无味、纯度高、分散性好、热分解温度低等物化性质,不仅在工业领域用途广泛,而且具有潜在的市场及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工业领域应用的水合碳酸镁主要采用化学试剂制备,自然界可供开采的水合碳酸镁矿床未见文献报道。究其原因,是因为对水合碳酸镁矿物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薄弱。针对这一问题,论文采用低温液相法制备水合碳酸镁晶体,研究水合碳酸镁晶体物相、结晶形貌与晶体结晶生长条件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