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国内供应早已不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2012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8.7%,这无疑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战。国际石油市场上也只是有中国需求,却没有中国声音。同时国内能源市场化改革滞后,成品油定价形成机制存在种种弊端,因此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并且着手建立中国自己的能源金融市场对中国争夺国际石油市场的定价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4年8月2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重启燃料油期货合约,这成为我国能源期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8年多的时间里,我国燃料油期货市场经历过发展、辉煌的阶段,如今面临着当前市场不活跃、成交量萎缩的情形,所以结合新的形势对我国燃料油市场的运行状况进行定量研究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而市场运行效率的核心就是价格发现功能。
本文对于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着眼于中国燃料油期货市场、现货市场以及新加坡普氏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文章基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日收盘价、我国燃料油现货的日价格以及新加坡普氏现货报价,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一、我国燃料油期货价格、现货价格以及新加坡普氏价格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二、我国燃料油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但是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更大。三、新加坡普氏现货价格对我国期货价格、现货价格仍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但同时我国的价格也能够传递“中国的声音”,只不过这种声音还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