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小城镇的地域类型与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Jeffrey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这成为了指导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小城镇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与纽带,它在解决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打破城乡二元分割格局,推动农村城镇化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起着战略性的重大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以来以重视发展大中型城市为主,而忽略了小城镇的发展,这使得小城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未完全发挥,从而限制了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的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东北地区整体,以历史经验为借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乡规划与区域规划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在对东北地区小城镇地域类型判别的基础上,研究其发展模式与调控对策,力求为东北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新的方法。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小城镇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论述;其次,概述了对小城镇的基本认识;最后就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启示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框架、思路、方法等进行了系统地阐述。第二部分:主要是回顾了东北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历史,并对当前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诊断。第三部分:明确了对于东北地区小城镇地域类型划分的目的与意义,并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长环境和动力机制几个方面存在的地域差异性,将东北地区小城镇划分为沿海发展型、东部资源型、中部工贸型、西部农牧型、边境贸易型五种类型。第四部分: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特点、功能、发展条件、发展潜力以及区域之间的联系等等、针对不同地域类型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并系统而详细地阐述了不同地域类型的发展模式。第五部分:立足于东北地区整体,从发展战略、政策体制、支撑体系及规划引导等方面提出小城镇发展的调控对策。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酒店服务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酒店管理来说在酒店服务领域也是重要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一套科学酒店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酒店中的综
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乡村旅游正是在这种发展进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重要旅游形式。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乡村旅游
学位
苏北盆地处于我国东部典型季风区,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关键性区域,重建该地区古气候演变历史,对认识东亚季风变迁的过程、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湖泊沉积学、地球化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活动形式和产品类型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
司马煤业公司自2007年6月18日投产以来,依托自身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矿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
2007年6月14日上午,太原市晋源区副区长高二虎带领区督查组到晋源街办就辖区内工矿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情况进行了督查。督查组一行人在听取了晋源街办就工矿企业
我国现有征地补偿主要执行《土地管理法》规定的产值倍数补偿标准,该补偿标准以征地前三年土地平均年产值的若干倍数作为征地补偿,不足以补偿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现有征地补偿
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而在众多的全球变化问题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显得尤为重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随着旅游业成为全球第一产业,对旅游竞争的相关研究先后得到国外和国内的重视。据统计数据表明,当前,古都城是海内外旅游者的主要集散地和消费中心,古都城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