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四维CT(4D-CT)下的平静呼吸状态下颈段及胸中上段食管癌靶区的运动特征。方法:20例食管癌患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采用4D-CT采集食管肿瘤运动信息,分别在每位患者10套图像上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0-GTV90)、双肺及心脏体积,测量并记录每个GTV等中心点坐标、GTV及双肺体积,计算每个GTV等中心点在不同呼吸时相的移动距离及体积变化情况,分析各段食管肿瘤运动特征。结果:(1)颈段及胸中上段食管癌靶区中心在左右、前后、头脚方向总移动峰值分别为(0.169±0.083)cm、(0.167±0.095)cm、(0.521±0.319)cm(H=24.198,P=0.000)。颈段分别为(0.110±0.040)cm、(0.083±0.0379)cm、(0.143±0.115)cm(H=0.829,P=0.661);胸上段分别为(0.108±0.054)cm、(0.164±0.089)cm、(0.408±0.171)cm(H=9.360,P=0.009);胸中段分别为(0.209±0.078)cm、(0.189±0.100)cm、(0.663±0.309)cm(H=21.500,P=0.000)。(2)颈段及胸中上段食管靶区中心在头脚方向位移较左右、前后方向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不同段食管靶区中心在同一方向最大位移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各呼吸时相中食管癌运动规律并不完全一致,以T0(吸气末)时相为基准时相,颈段及胸中上段食管癌靶区GTV等中心点在T50(呼气末)时相时各三维方向上的位移最大。结论:(1)颈段及胸中上段食管癌靶区头脚方向运动幅度较大。(2)同一段病灶在不同方向上运动幅度不同,不同段病灶在同一方向上运动幅度也有所不同,食管癌靶区外扩确定ITV时应分段个体化外扩边界。(3)以T0(吸气末)时相为基准时相,颈段及胸中上段食管癌靶区在T50(呼气末)时相时各三维方向上的位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