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赋与优语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宋玉传世的19篇作品中,收录于《楚辞章句》中的《九辨》、《文选》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及《古文苑》的《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等11篇作品,基本为学术界大多数学者所认可。本文着重是对宋玉赋的源流进行探讨研究,所以除体例归属“楚辞”的《九辩》不属本文研究对象外,其它各篇均在笔者的研究范围之内。   本文拟从追根溯源的角度,通过对宋玉身份的界定、宋玉赋文体特征的归纳与分析,找寻宋玉赋文体形成的原因及其本源,着重探究宋玉之赋与优语之间的渊源。   论文全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意于通过对宋玉身份的辨析界定从而为后文中宋玉赋源自优语的中心论点,寻找理论与史料依据。通过论证宋玉类于俳优的身份,从而穷实宋玉之赋源于优语的基础;第二部分重在分析优语的特点,论述优语这种特殊的话语方式所表现出的文学性,及其对宋玉赋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对宋玉赋的文体特征进行归纳分析,从中找出其与优语的承继关系和相类的特征。
其他文献
21世纪的教育思想提倡面向未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广阔的天地,引导他们的创新兴趣
陆机是西晋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其诗歌一向以繁缛著称。其实,陆机诗歌繁缛风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陆机诗歌向赋的靠拢,也就是具有赋化的倾向。本文试图从文体学的角度来
学位
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的出国潮,形成了世界华文文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分支——北美新移民华文文学。婚恋书写,作为一个深受文化意识形态影响的文学主题,也成为这一
学位
在中国诗歌的隐逸表现传统中,苏轼可以说代表了北宋士大夫文官对隐逸的理解和艺术感受。本文结合北宋士人“文官化”的特点,通过对苏轼诗歌的隐逸情怀及其艺术表现的探讨,呈
蔬菜保护地栽培在农业生产中可起到调节市场供应,增加市场花色种类,提高产量,增加产值,充分利用土地,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等作用,其应用主要有:一、育苗假植10-11月
本文通过文本精细解读的方式对《三国志演义》毛氏父子评点本进行剖析,这种剖析是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的。   首先,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种版本有一定
引诗是《左传》中很典型的一种话语形式,关于《左传》引诗,学界多以“断章取义”来概括其特点,并且经常把引诗和赋诗放在一起研究,而忽略了其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所具有的
本文以我国军事题材戏剧家、理论家胡可创作的戏剧为考察对象,对胡可戏剧及其相关问题作简要论述。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胡可戏剧创作进行概述,对其创作进行分期。
本文以《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为例,对文中出现的大量病态描写,主要是男女主人公在恋情中产生的“心病”给予关注,更加侧重于从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对病态进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