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化是目前组织结构的主要趋势,单单挖掘企业内部的资源是难已无法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在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中,外部资源的利用率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组织资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之前的物质与人力资源,而是逐渐演变成网络资源,企业技术的创新战略思维方式也不再是原子主义,而是逐渐演变成网络化。企业家,是企业天然起点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性学习代理人。而所谓的企业家社会资本,指的就是企业家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嵌入并衍生出来的显示与潜在的资源。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竞争优势以及组织绩效。尤其是在政府为承担起管理机构角色,且缺少以普遍信任与社会网络为基础的规范性社会资源的情况下,以“网络成功经验假设”为基础的研究,通过外部网络实现了个体成员与企业家之间的广泛合作,并在这一合作之下,可以获得并利用大量的资源性资源和知识资源,由此可以增加相应的技术创新绩效。然而就企业家角度来说,社会资本的定义以及怎样才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业绩等问题的探讨还不足。在本研究中,将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的样本,并以“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为中心问题。为了对内在黑箱机理进行解释,本研究从企业技术和市场动态能力角度,对企业动态能力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以及技术创新绩效提升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设想与检验。并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即“企业家社会资本-动态能力-技术创新绩效”。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深入进行,首先是企业家社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所产生的影响;其次是借助于调研以及实证统计分析,对企业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两者间企业的技术以及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进行明确;最后是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以及企业动态能力两者之间企业家精神的作用进行探讨。可以得到下述结论:首先,企业技术动态能力、市场动态能力及企业家社会资本这一“网络+资源”的积极动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必要条件。在本研究中,运用文献梳理和理论推演的方法,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中技术与市场动态能力的影响,结果可知企业家社会资本资源以及企业内部动态能力提示两者之间是互为补充的关系,能有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在认识到外部网络同内部能力是相互补充以及共同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前提下,本研究另外还认识到,企业家将网络动员的资源互补性以及潜在的内部动态能力转换成影响企业现实创新绩效的关键性因素。企业家借助占用的社会资本资源,并将其转化成企业的市场以及技术能力,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次,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会受到企业家社会资本不同纬度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正向的,这一作用借助于企业动态能力可以发挥其作用。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均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其中包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机构维度、认知维度以及关系维度。事实上,企业家这一关键学习人的特殊地位和社会资本的丰裕程度,赋予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强大的知识资源与资产资源优势且具有凝聚功效。各类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的内容所蕴含的信息来源越多,能够调动和利用的社会资源也更加丰富。因此,企业家通过社会资本,既可以对内增强企业的技术、市场能力,又可以获得更多外部利益相关者网络成员的认可和支持。在企业对外资源的整合过程中,无论是市场能力的形成,还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都需要企业家社会资本资源的有效动员。第三,企业家社会资本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动态能力的水平来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效果。本研究结论表明,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动态能力影响过程中,绝大部分企业动态能力的确起到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市场动态能力在认知维度影响创新绩效机制中起中介作用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企业家可以通过提高动态能力手段来改善创新绩效的效果。很显然,社会关系网络内容越多,企业家利用网络结构进行创新理念的传播范围就越广,则越有可能在较丰裕的社会关系网络范围内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认知。此外,其实网络信任是利益相关方合作的前提,无论竞争环境出现怎样的变化,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发生怎样的调整与组织变革,企业家与利益相关网络成员者都能相互支撑,共谋创新发展。最后,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两者之间企业家精神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提升企业家社会资本动态能力的过程中,企业精神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目前,在有关企业家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关系的研究中,往往忽视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在本文的研究中,在理论模型中加入了企业家精神,并将其作为内部情景因素。由此来对动态能力和企业家社会资本两者关系中企业家精神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的创新导向,影响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占据结构洞的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本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不支持企业家精神正向调节结构维度对技术动态能力、以及认知维度对市场动态能力的影响。却支持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家的结构维度对市场动态能力,关系维度、认知维度对企业技术动态能力、市场动态能力产生了正向调节影响以及认知维度对市场动态能力的影响。相较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下述的几个创新点:(1)研究逻辑创新本研究阐释了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之间黑箱机理,构建起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动态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理论逻辑,提出主要逻辑脉络:①源于实践:企业动态能力能否创造较好的绩效?②来自于企业家因利用关键学习代理人角色扮演从占据着的知识资源、资产性资源转化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依赖于企业市场动态能力与技术动态能力;③是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占有是一个既定事实,但并非意味着其自然能为企业带来创新所需资源,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企业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亦即本研究所提出的企业家精神。(2)关键构念创新其中一个重要的创新点是,在阐述的逻辑主线中有三个主要的构念。一是有关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的构念;二是有关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市场动态以及技术动态能力的作用的构念;三是市场和技术动态能力这一中介变量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作用的构念。事实上,为实现上述的关键构念,本研究是建立在两个具体概念界定基础之上:①明确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与维度的分类;②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维度分别有针对性地影响了企业创新绩效,在此影响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黑箱机理。进一步地,又根据动态能力作用的不同将动态能力划分为市场动态能力与技术动态能力两类,分别考察了两类组织能力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中所担任的角色。(3)研究切入点创新在目前有关企业创新绩效和企业家社会资本两者关系的研究中,往往忽视情景要素的影响。本研究以此为着眼点,在理论模型中加入了企业家精神,并将其作为情景要素,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关系中企业家精神的作用进行探讨。企业家精神作为“新进入行为的惯例、进程以及决策活动”,代表了企业的创新创业导向,由此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家社会资本这一资源动员能力的培养与完善。同时也深化了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作用情景的理解,并为企业家根据其所占据的结构洞资源并经企业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新切入点,此举丰富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功效理论研究成果。(4)研究结论创新本文经过研究,得出了不少具有意义性的结论。指的是结构社会资本并非在企业家创新氛围较为浓烈的情况下,对企业技术动态能力产生积极的调节效应,及认知维度也同时在企业家拥有强的进取心的情景下并非对市场动态能力水平提升有促进作用。此结论不仅回应了社会资本作为存量资本的相关研究结论,即结构社会资本中的人际互动的频繁与稠密存在“硬”性要求,但关系、认知资本则具有“柔”性属性的意涵。进一步地,企业家的努力目标应满足联系密切程度和数量等“硬”指标要求下才能促成企业技术能力的二阶条件形成。同样,企业家拥有进取精神与否,如果忽视了企业家与外部客户、供应商等之间共同语言的措施创造,也不利于企业市场动态能力的提升。此举一方面丰富了企业家社会资本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从权变的视角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动态能力的促进作用,为探究企业创新行为提供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