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本体论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前设,它对于整个教学论发展以及教学实践的探索都相当重要.教学之"应是"要以教学之"所是"为基础,所是不清将导致应是不明.这种内在的逻辑与理论现状之间的客观差距决定了从本体论的视界出发来对交往教学做最基础的理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视角确立之后,本文认为,交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乃是对教学整体观念的更新,如果能从这一角度来看待,那么,交往教学研究的重点就在于首先明晰交往教学的基本内涵,然后从理念的层面探讨交往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想,以消除目前教学中的不合理交往现象,建立起合理的教学交往规范.因此,本文在对教育、教学的形态起源进行历史梳理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交往教学"的概念,明确指出交往教学是一种基于对话和理解基础上的,以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为中介的,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总体"生成"为旨归的精神性生产实践活动.交往既是教学的起源形态,同时也是教学的存在形态.其次,本文运用马克思人学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从人学视角确证了交往教学的必要性;运用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从哲学视角确证了交往教学的理论旨归;运用符号互动理论、后现代认识论,从社会学视角透视了交往教学的互动效应;运用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从心理学视角剖析了交往教学的内源需求,从而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交往教学奠定了较为丰厚的立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有关交往教学的理论构想,着重研究了交往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在主体、特征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同已有教学理念的不同,力图通过分析这些较有代表性的方面全面深入剖析交往教学的基本原理,清晰勾勒交往教学的理论图景,搭建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并将已有的关于交往教学的研究推向深入.最后,本文还从教育价值观念、教学管理制度、知识观和言语环境的重建及营造方面探讨了有关交往教学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