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分析胃淋巴瘤临床诊断及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为淋巴瘤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1998年至2011年共53名胃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Kaplan-Meier和Cox模型进行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探讨病例共53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术后患者,发病年龄21岁到78岁,平均年龄为54岁,中位年龄为58岁。本组患者组织分型以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64.2%)为主,其次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B-cell lymphoma,DLBCL)(22.6%)。临床分期以Ann Arbor IE期(41.5%)、IIE期(31.7%)为主。在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3例患者中,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47.2%、32.1%,总体中位生存期为35.0个月。单因素分析中,性别(P=0.021)、年龄(P=0.028)、主癌大小(P=0.004),手术根治度(P=0.000)、是否侵犯脏器(P=0.000)、病理组织分型(P=0.006)、Ann Arbor分期(P=0.029)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证实手术根治度(OR:3.611)、病变组织分型(OR:1.729)Ann Arbor分期(OR:1.509)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影响MALT预后相关因素有性别(P=0.028)、手术根治度(P=0.000)、有无侵犯脏器(P=0.000)以及Ann Arbor分期(P=0.003)。而DLBCL预后与患者胃肠道炎性病变、溃疡等良性疾病史存在相关性(P=0.003)。结论:肿瘤根治度、病变是否侵犯周围脏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组织分型是原发性胃淋巴瘤的预后独立因素。患者性别、手术根治度、病变是否侵犯周围脏器、Ann Arbor分期与MALT的预后存在相关性,其中主癌大小越小,预后相对较好;患者有无胃肠道疾病史与DCBCL预后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