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y曲线法的铁路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我国目前对于桥梁下部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多把桥墩设计成为地震作用下的受损构件,而承台下的群桩基础则设计为能力保护构件,认为主要的弹塑性变形只发生在墩身,桩基础则只考虑弹性范围内的变形。尽管按照这样的设计思路可以避免由于桩基础所处地面以下的隐蔽位置而不便于修复的问题,但是这样也会造成桩基础设计标准过高,给设计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会导致极大的浪费,而且即使如此,震害调查结果显示,在大震作用下,桩基础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鉴于此,本文基于p-y曲线法尝试对铁路桥梁桩基础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对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说明,对其主要分析方法分类总结;总结了 p-y曲线法的基本理论及各种p-y曲线的计算方法,通过对现场试验和动力离心机试验建模对比,验证了 p-y曲线法在模拟桩—土相互作用方面的有效性。(2)对于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采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位移延性系数进行了相关参数分析。分别选取单桩基础和桥墩一群桩基础,主要分析参数包括轴压比、墩高、桩径、纵向钢筋比、土壤不排水抗剪强度以及p-y曲线形状参数,分析汇总了各参数对桩基础位移延性系数的影响规律。(3)对桥墩一群桩基础系统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估。因为系统各部分在地震作用下是否进入弹塑性状态会因各构件能力的强弱不同而不同,给出了破坏模式的分类以及判定方法。Pushover分析和能力谱法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关键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侧向荷载分布模式对Pushover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桥梁结构的Pushover分析,宜采用墩顶集中力加载模式;研究了不同的能力谱构建方法,同时经过与时程分析方法结果的比对,发现当系统为基础破坏模式时,FEMA440所述方法较其他所述方法更为准确,且其误差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要求。针对目前我国铁路桥梁中规则的重力式墩体简支梁桥,推导出了一种简化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比对了时程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当考虑将桩基础作为系统中受损的构件时,按照我国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建议的三级抗震性能要求,从不同角度出发,建立起三种评估方法及对应的指标范围,并结合工程算例对其在设计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所处的状态进行了评估。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溶解气驱油藏水平井流入动态时未考虑井筒流动的影响,对于高产、小井径水平井会产生较大的计算误差。针对存在的问题,使用Eclipse油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兴衰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的拥护支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守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执政以来,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了人民立场全新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治国理念、新的思想和新的战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民观。习近平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继往开来,是习近
道德信仰是道德信仰主体对某种道德价值理想和道德规范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内在的包含了道德信仰主体、道德信仰客体及道德信仰实践这三方面的内容,对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论断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方向。提升党的组织力的要求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在强化自身建设,领导人民开展民主革命,推进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的重要经验。本篇论文围绕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展开
背景与目的:共刺激分子OX40(CD134)和OX40配体(OX40L、CD134L)分属TNFR、TNF家族,OX40-OX40L信号能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及提高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的数量。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介绍了利用造纸工业的主要副产品木质素制取表面活性剂以及对木质素磺酸盐的几种有效的化学改性方法与产品应用途径,给出了用木质素改性制备水煤浆添加剂的实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推动绿色发展,要抓住技术创新这个关键。本文运用生态哲学理论就技术创新如何支撑绿色发展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研究旨在揭示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科技进步引领绿色发展,践行生态环保理念。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的界定,为本文研究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从
目的:了解宜兴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样宜兴市4所学校(2所民工学校、2所本地学校)共6 535名学生开展基线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宜兴市4所
背景与目的: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肺癌,而在肺转移瘤中应用尚较少,其主要原因为对肺转移瘤血供的研究较少,且分歧较大。本研究旨在探讨肺转移瘤的支气管动脉供血情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