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到理想:培根政治思想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根作为17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国务活动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但他的名声却在生前身后毁誉参半。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对他的研究一直未曾中断。国内外学者从培根的道德问题、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政治经验四个方面着手立传记或者进行研究,著述甚多。培根的政治思想具有隐蔽性,不易引起重视;而且培根政治思想散见于他的基本著作之中,缺少整体性。培根的政治思想来源于他的时代,又超越他的时代。他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获得知识的养料和思想的灵感,从英国独特的贵族政治文化与政治传统中习得政治技艺和政治智慧;结合他自己跌宕起伏的政治仕途生涯,完成了政治经验到政治理想的升华,创作了包含他政治和人生智慧的《论说文集》与凝聚政治理想的《新大西岛》。他的政治思想带有空想性,也带有对现代政治的启蒙性,从他的政治思想中可以看到现代政治的影子。培根的王权思想,凝聚了培根对权力的认识和追求,以及他人生的理想。培根对权力孜孜以求,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培根生活的时期,正是伊丽莎白女王权力熏天的时代,权力成为社会上炙手可热的追捧物,权力可以带来一切资源和财富。培根对权力的迷恋也与他的家庭熏陶、社会训练——政治社会化有关。培根对权力的热衷,一方面为了实现他个人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服务人类。培根的权力观具有两重性,表面上看,培根坚持集权,实际上是坚持宪政。培根还结合他的政治经验形成了一套政治权术,但是最终培根还是败在了政治权术之下,这是培根的悲剧。培根的帝国思想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英国帝国情结有密切关系。英国独特的地理文化环境,塑造了英国民族意识和帝国情结,这是培根帝国思想的基础。培根帝国思想与传统的帝国思想有不同的地方,即培根主张拓疆殖民不仅仅是为了掠夺财富和扩张领土,而是为了殖民地的建设,更是为了建设未来的世界帝国做准备。培根政治伦理思想是培根政治思想的价值基础。培根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甘愿做“科学的小工”和“召集人”,他的目的在于实现科学的伟大复兴,为人类造福。他希望以知识为工具,实现获得权力的目的,实现“个人的善”;进而利用权力获得更为广大的财富,为实现科学的发展提供便利,实现“国家的善”;在国家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帝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乌托邦——“新大西岛”——理想社会模型,实现人类社会最高的善。培根的政治思想集中升华于《新大西岛》这部著作之中,但是培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麻烦,采取了“隐蔽性”的写法,为这部《新大西岛》设置了三重障碍。在《新大西岛》这部著作中,培根已经预见性地提醒了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等可能出现的现代性问题。培根以哲学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现代政治发展的趋向,因此《新大西岛》是培根政治思想的升华和总结。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坚持采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紧密联系培根政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基本史料为基础,以培根政治思想发展演变为脉络,重视文本分析,力求探析培根政治思想的真实面目。
其他文献
通过文献分析方法,总结我国香港(以下简称香港)(0-6岁)特殊需要幼儿学前康复服务——两种筛查和测试服务、中央安置转介系统以及三种不同服务模式的教育服务机构,并介绍香港学前
<正>英国著名的葡萄酒作家,也是国际上传奇的葡萄酒女评论家杰西斯·罗宾逊指出:"葡萄酒的香味及特性有百分之九十是由其品种决定的。"可见,品种绝对是葡萄酒的灵魂。目前世
通过“昆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获得了昆明盆地的东西两侧各一个钻孔的孢粉资料和测年数据,对比分析了昆明盆地自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植被演替和古气候演化。研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职院校应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掌握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学习方法这四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创新
社会主义信仰是对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理论必然的坚信与敬仰,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及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藏族群众基本信仰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合理的掌控课堂的教学节奏是一门学问。把握好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产生共振,就能谱写出语文课堂的华丽乐章,而这充满节奏旋律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泌乳素(PRL)与早期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以早期异常妊娠为甲组共30例,包括胚胎停育26例,异位妊娠4例;乙组为维持至中、晚期妊娠或
<正> 余华,1960年出生,浙江杭州人,后随父母移居浙江海盐,现居北京。曾从事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1987年开始发表一系列实验性很强的作品,成为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中代表人物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政府角色定位与治理方式的创新与转型,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