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患者的一般资料、四诊信息及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部分的资料采集,分析VPS中医证候与UPDRS量表运动部分及一般资料的关系,同时进行VPS与帕金森病(PD)证候的初步比较。资料与方法:临床收集符合VPS或PD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91例,其中VPS组50例,PD组41例。详细询问病史和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证候学调查,采集UPDRS-Ⅲ分值及修订H-Y分期等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1.进行VPS组、PD组及所有收录病例性别、年龄、中医证候、H-Y分期资料的统计。2.进行VPS组内证候间年龄、发病年龄、病程、UPDRS-Ⅲ评分,H-Y分期资料的比较以及VPS中医各证候与UPDRS-Ⅲ各项间相关性分析。3.进行VPS组与PD组间相同证候时年龄、发病年龄、UPDRS评分,H-Y分期资料的比较分析。结果:本次临床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50例VPS患者、41例PD患者共计91例。根据1991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制定的《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以下简称“重庆标准”)分为5个证候:肝肾不足证29例,其中VPS组14例,PD组15例,气血两虚证22例,其中VPS组12例,PD组10例,血瘀动风证19例,其中VPS组12例,PD组7例,痰热动风证16例,其中VPS组7例,PD组9例,阴阳两虚证5例,其中VPS组54例,PD组0例。本研究一般资料的统计情况为:VPS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7.8岁,男性患者的数量明显多于女性患者,中医证候以肝肾不足证、气血两虚证及血瘀动风证为多,H-Y分期主要集中在2、3、5期。PD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3.2岁,中医证候以肝肾不足证为多,H-Y分期主要集中在1期。比较50例VPS患者各证候间年龄、发病年龄及病程发现,各证候间患者的发病年龄及病程无明显差异,说明发病年龄及病程不是影响其中医证候的主要原因,而在比较证候间年龄差异时发现,血瘀动风证年龄小于痰热动风证、气血两虚证及阴阳两虚证,相互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不能排除年龄对中医证候的影响。比较50例VPS患者各证候间UPDRS-Ⅲ分值发现,肝肾不足证与血瘀动风证、气血两虚证与血瘀动风证间UPDRS-Ⅲ分值有显著差异,血瘀动风证UPDRS-Ⅲ分值明显低于其他四组,血瘀动风证运动功能的影响较其他四型低。比较H-Y分期间UPDRS-Ⅲ分值时发现,神经功能缺损越重,运动功能损伤情况越重。对证候与UPDRS-Ⅲ各项间相关性分析发现气血两虚证与静止性震颤间存在明显正相关,与其他各项间无明显相关,其余四项与UPDRS-Ⅲ各项间无明显相关。比较50例VPS患者与41例PD患者的病程与发病年龄情况发现,VPS组的病程比PD组短,发病年龄比PD组大,但是其H-Y分期及UPDRS-Ⅲ分值却比PD组要高。当证候为气血两虚证时,VPS组的发病年龄比PD组高;其H-Y分期亦较PD组高。当证候为痰热动风证、血瘀动风证或气血两虚证时VPS组与PD组间UPDRS-Ⅲ分值有统计学意义。当H-Y分期为A期(0-1.5期)、B期(2-2.5期)时,VPS组的UPDRS-Ⅲ分值明显高于PD组。结论:1、VPS中肝肾不足证与气血两虚证的运动功能损害情况较血瘀动风证严重。2、VPS各中医证候与UPDRS-Ⅲ各项间除气血两虚证与静止性震颤呈正相关外余无明显相关。3、VPS的病程比PD短,发病年龄比PD大,其H-Y分期及UPDRS-Ⅲ分值却比PD组要高。4、气血两虚证时VPS的H-Y分期及UPDRS-Ⅲ分值均较PD组高,当证候为动风证时,VPS组的UPDRS-Ⅲ分值要高于PD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