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inect的上肢康复训练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xps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复训练是运动功能障碍者必要的治疗过程,在上肢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一般为人工指导的方式,但这种训练方式具有人员场地资源限制、训练过程枯燥以及训练数据难以记录管理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建立一套可自主进行训练、具有较高趣味性、对训练数据可以详细记录与查询的康复训练系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的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满足上述需求,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Kinect的运动数据采集、上肢姿势与运动匹配、上肢运动三维仿真、康复训练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训练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对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基于Kinect的上肢训练康复系统进行了设计。设计了系统的架构模型,确定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进行了设定,确定了各部分开发的技术选型方案。之后对动作匹配与三维仿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采用Kinect采集到的骨骼关节点坐标数据计算上肢空间向量作为特征,并介绍了基于此特征的姿势匹配、动作匹配、三维仿真实现方案。针对动作匹配的DTW算法,提出了添加阈值限定条件的改进方法,使算法更加符合本系统的使用需求。最后,对基于Kinect的上肢康复训练系统进行了开发,分别完成了PC端康复软件和基于SSM框架的训练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具体的开发工作包括PC端软件的康复训练、康复游戏、三维仿真、数据采集功能的开发,以及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的构建、后台服务器的搭建、管理系统网站的开发。经过测试表明,所述基于Kinect的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具有低成本、高趣味性、数据易于存储与查询的优势,满足了上肢运动障碍患者与康复教练的需求。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康复训练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选择。
其他文献
PMF级联模型是进行PMD研究广泛采用的模型.从PMD矢量在Stokes空间的运动入手,推导出了PMF级联模型的DGD的统计分布并给出了整体特性与局部特性之间的关系,所得结果用JME法验
采用快冻法测定了普通混凝土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和西藏盐湖卤水环境中的抗卤水冻蚀性, 提出了混凝土在盐湖卤水的物理化学腐蚀和冻融循环双重因素作用下的冻融破坏机理, 定
提出了在量子网络中任意两个网点间进行量子态的隐形传送的方案.在我们的方案中,应用了n个粒子的缠结态作为量子通道.对于非最大缠结态,我们讨论了量子态的几率隐形传送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的规模和维度都在不断增长,数据呈现出高维特性。聚类是数据分析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高维数据中存在大量无关属性、分布稀疏和计算复杂等原因,K-means等传统的聚类算法在高维数据上表现不理想。针对高维数据的聚类问题,子空间聚类算法是一种直观的解决方案,即将高维特征空间转化到低维特征空间进行聚类,可以用主成分分析(PCA)、稀疏子空间聚类算法(SSC)和低秩表示算法
高中英语写作一直是困扰学生和教师的难题。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良好的指导。写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促使英语教师思考如何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研究者尝试将“写长法”应用于高一英语写作教学中,希望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本研究探索以下研究问题:1.“写长法”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产生怎样的影响
现阶段高质量要求的焊缝往往依然只能由熟练焊工进行手工焊接作业才能完成,熟练焊工的“运枪”手法是其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设法采集熟练焊工在焊接中的基本运枪动作,并指导焊接机器人在焊接中按照同样动作进行运枪,是提高机器人焊接质量的有效方案,同时也是焊接机器人自主“运枪”发展的基础。本文针对这一背景和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机器人焊接遥示教系统(下文简称为“示教系统”)。虚拟现实技术有良好的沉
孙承泽,作为明末清初的政治家、鉴藏家,在经学、史学以及书画鉴藏方面都有广博的钻研与著述。尤其以书画鉴藏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著述《庚子销夏记》八卷在沿用明代以来的
为加强机构编制的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膨胀,节约行政和事业经费,郑州市编制委员会等八个单位联合下文,决定从4月1日起,对市属机关单位试行《编制工资基金管理册》的办法。
近几年来,定州市在乡镇行政管理方面,立足于为经济建设服务,着眼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从实际出发,进行了突破性的改革和探索,收刭了较好的效果。
将中医六淫致病理论和病原微生物学说相结合,贯穿生态医学思想,初步阐述了生态病因学的内涵与外延,尝试以下三方面逐步构建狭义生态病因学框架,并在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中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