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药物疗法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化疗药物缺乏选择性,在杀死肿瘤细胞的过程中也会杀伤正常细胞,导致严重毒副作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药物缓释体系的角度出发,以水凝胶药物载体为突破口,制备多糖基原位凝胶给药系统,着重考察水凝胶材料的可注射性、可降解性、刺激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并同时负载顺铂和阿霉素两种药物,使药物发挥协同作用,同时评价给药系统对两种药物的控缓释作用和抗癌效果,为化疗药物提供一种可用于病变部位局部给药的、释药周期长的、安全低毒的药物传输体系。1.以普鲁兰多糖(Pul)、ε-聚赖氨酸(ε-PL)、枝化聚乙烯亚胺(BPEI)为原料,通过希夫碱反应产生动态亚胺键制备ε-PL/A-Pul/BPEI水凝胶。该水凝胶呈典型的网络结构,网孔均一,孔径约在58.8~81.3 μm。流变学测试结果显示水凝胶呈明显的凝胶状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水凝胶在400 min内可达到溶胀平衡,溶胀度高达1559%,说明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水凝胶的溶胀度表现出明显的pH和温度依赖性,说明水凝胶具备一定的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的降解实验表明水凝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且降解速率可调控。此外,由于亚胺键的动态特性,使水凝胶具有良好的自愈合性能和可注射性。2.利用ε-PL/A-Pul/BPEI水凝胶为药物载体,通过席夫碱反应将CDDP和DOX交联于水凝胶网络,水凝胶载体表现出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能够对药物进行可控释放,且在肿瘤微酸坏境下,水凝胶能够更快的释放药物。将释放后的药物活性与标准药物活性对比发现,水凝胶材料几乎对药物的活性没有影响。此外,通过MTT试验发现,水凝胶对BMSCs细胞和Huh-7细胞无细胞毒性,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由此可见,该水凝胶载体具有用于体内的良好性能。3.将水凝胶材料以液体形式注射到昆明小鼠背部皮下组织,水凝胶能很快在体内原位形成,6天后几乎完全降解,呈现良好的体内可降解性。进一步将水凝胶给药体系以液体形式注射至造模小鼠的肿瘤部位,研究发现载药水凝胶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ε-PL45/A-Pu1200/BPEI2(CDDP+DOX)双载药水凝胶的抗肿瘤效果更好,说明CDDP和DOX存在协同抗肿瘤作用。此外,水凝胶给药系统对小鼠的心、肝、脾、肺、肾等内脏器官损伤甚微,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ε-PL45/A-Pul200/BPEI2水凝胶是一种潜在的可体内应用的药物缓释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