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联合站原油处理系统稳定性分析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88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津联合站目前进站总液量已达到12500 m3/d,油量1650 m3/d,综合含水超过86%,而外输含水指标则必须保证在2%以内。但是随着稠油比例的不断增加,利津联合站原油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沉降罐脱水效果差,加热负荷升高,破乳剂用量上升,原油处理能耗增大,外输含水增高。2011年采油四矿的原油生产任务为56.5万吨,其中稠油将达到38万吨左右,部分稠油密度达到1.04 g/cm3,粘度达到30000 mPa.s以上,外输原油密度也达到了0.943 g/cm3。如何利用现有工艺、设施,保证原油脱水任务的完成,将是利津联合站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从利津联合站稠油处理工艺入手,对影响利津联合站原油处理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适合利津联合站稠油处理的新工艺,从而提高联合站原油处理水平。最后对国内外原油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做了简单介绍,重点讲解了在滨南采油厂广泛应用的旋流分离多项计量工艺。
其他文献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传统石油工业的前景低迷,加上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胃口”越来越大以及国际能源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石油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未来发展的重心放在
页岩气气藏资源潜力大,是一种具有巨大商业开发价值的非常规天然气气藏。研究目标区块为页岩Ⅰ区块,是我国川南地区丘陵山地的一块页岩区域。本文综合运用了地震、钻井、测井及
半实物仿真是对复杂机电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试验验证的一项重要技术,对液压起落架进行半实物仿真分析可有效提高起落架系统研发质量,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发成本。通信技术是
本文以延炼-西安成品油管道工程为例,通过对设计管道的工程参数的分析,结合输油气管道的安全评价手段,对该管道工程进行了安全预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对管道进行安全上的预评价,在
巴51断块,是二连油田近两年投入开发的重点油藏,属于中低渗透、非均质严重的常规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大,地层温度低,在生产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由于储层的严重非均质
长10油藏是安塞油田下一步接替储量的必然趋势,其中长10,层段是安塞油田高52井区主力生产层位。目前为止,对该油藏的沉积类型、储层特征及渗流特征等地质特征认识尚不全面和
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地将空气驱和泡沫驱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调剖和驱油的双重功能,克服了空气驱气窜的缺点。本文使用中原油田胡12块原油,利用高温氧化管装置,进行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