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烟煤热解过程中S/N迁移及其兰炭组成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ong_j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神木烟煤和兰炭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神木烟煤热解过程中硫、氮的迁移规律以及典型有机硫氮化合物的热解机理,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采用BET、FT-IR和XRD分析了神木烟煤及兰炭的结构特性,借助XPS半定量分析方法确定了烟煤和兰炭中各种含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兰炭比表面积为14.62m2/g,是神木烟煤比表面积的2倍以上;兰炭的脂肪氢相对含量以及芳香氢相对含量都比神木烟煤低;兰炭的芳香环缩合度远高于神木烟煤;神木烟煤中的硫以噻吩型硫和硫化铁硫为主,硫酸盐硫所占比例最低,而兰炭中的硫主要以噻吩型硫和硫酸盐硫为主,亚砜型硫所占比例最低,兰炭中的硫化铁硫、硫化物硫和亚砜硫含量均低于神木烟煤,而噻吩型硫、砜型硫和硫酸盐硫含量均有所升高;神木烟煤和兰炭中的氮主要以吡咯型氮和吡啶型氮为主,兰炭中吡啶和吡咯含量均略高于烟煤,同时兰炭中季氮、氧化型氮含量均低于神木烟煤。(2)通过铝甑低温干馏法对神木烟煤进行了不同终温的热解,终温分别为300℃、350℃、400℃、450℃、500℃、550℃、600℃和650℃,使用气相色谱-FPD对热解过程中释放的含硫气体(H2S和COS)进行了定量检测,并借助XPS对烟煤不同热解温度半焦进行表征以及半定量分峰拟合。结果表明:煤热解气中主要含硫气体H2S和COS的最大释放温度范围均为450℃-550℃,650℃时原煤中22%的硫以H2S形式释放,4%的硫以COS形式释放;随温度升高,半焦中硫化铁硫含量逐渐减少,硫化物硫含量逐渐减少,噻吩硫在450℃之前减少,在450℃-650℃间增多;亚砜型硫含量逐渐减少,到650℃时亚砜硫只剩7.16%,砜型硫和硫酸盐硫含量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随温度升高半焦中吡啶型氮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吡咯型氮的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季氮含量整体逐渐降低,350℃半焦中的季氮含量比原煤中的高6.26%,随后一直减少至原煤中季氮含量的71.06%,氧化型氮在焦中含量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少,最多高出13.23%。(3)借助量子化学方法在B3LYP/6-311++G(d)水平上对煤中几种典型含硫、氮有机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参数优化和反应性计算。结果表明:噻吩硫热稳定性高于非噻吩硫,吡啶型氮的热稳定性高于吡咯型氮,且吡咯型氮可向吡啶型氮转化。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电视机背板后盖为例,对自动化冲压成形工艺以及关键模具设计要点进行介绍与分析,通过连杆式机器人进行冲压成形操作,并对冲床定位关系进行优化,达到了节约人工,简化操作步骤的目的,严格控制了装模操作时间。同时,研究了整形、切边、弯曲等模具结构的优化方案,在提高零件外观以及尺寸精度的同时,符合自动化冲压成形工艺快速定定位的要求,整套工艺以及模具设计方案符合生产需求,效果满意。   【关键词】电
【摘要】 为满足网络时代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需求,电力系统应与时俱进不断地实现智能化,在未来智能化电网是电力系统的必走之路。近几年来,我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大了对智能化电力系统的研发,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通信技术与智能电网的关系,旨在研究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  【关键字】 智能电网 电力通信  一、我国智能电网现状  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智能电网的研究以及应用在我国还
本文主要进行陕北低变质粉煤(SJC)与重质油(HS)、焦煤(JM)、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的共热解实验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热
糖尿病是我国六种常见老年慢性疾病之一,是一种高患病率的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与护理。由于我国医疗资金匮乏、各地医疗保健能力发展不均的现实状况,加上中国的老年人更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措施,不断丰富创业教育形式,构建开放式育人环境,使学生可以有充分的场所进行讨论、展示、宣传自我的创新创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