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影界崛起的第六代导演群体一度被大家所关注和热议,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性的导演路学长也多次被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路学长继承左翼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遥相呼应,用影片朴实的画面力图表现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和热爱,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文的关怀。其电影作品保持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影片主要关注于处于拜金时代的人们的人性和精神救赎问题,聚焦社会弱势群体,作品主要以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救赎为主旨,不仅揭穿人性了的另一面,又试图开出医治之方。 路学长习惯于采用写实手法进行电影制作,凸显了他写实主义的美学风格。采用冷静、客观的镜头直接呈现现实,致力于个体生命体验的真实还原。这种美学精神与他成长经历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是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这种因素综合产生的结果。在全球化语境下,路学长还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用影片关注现实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呈现生活中小人物的生活状况。路学长电影的基本主题和影像风格都与其哲学立场有着紧密关系。由此可见,路学长电影就直接的反映了其哲学立场。 本文从影视美学角度对路学长的电影作品进行艺术分析与研究,以其影视作品为研究基点,将影视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于路学长的具体影视作品中进行对其影片的阐释,论文从路学长电影的写实主义风格、对生命存在的表达,以及当代审美反思这三个方面具体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