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叶草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对槭叶草主要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开展了野生驯化技术研究。槭叶草属于光合效能较高的植物。在早晨尽管CO2浓度比较高,但由于光强和气温较低,其光合速率并不高,但随着气温和光照的增强,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由6时的3.90CO2μmol.m-2.s-1依次递增到11时的14.45CO2μmol.m-2.s-1,并达到最大值;11~14时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到8.42CO2μmol.m-2.s-1,1415时略有回升,到15时出现次高峰(9.55CO2μmol.m-2.s-1),以后随气温和光照强度的减弱,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到18时的净光合速率为3.210CO2μmol.m-2.s-1。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在6~11时和15~18时与光照强度变化规律相一致;净光合速率在11~14时的下降,表明其光合作用存在“午休”现象。槭叶草在黑土栽培的效果最好,砂壤土次之,黄土最差。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适宜栽植密度20cm×20cm, 3年生亩产2822.36kg,有效成分和营养成分以落叶后最高,家栽后的质量高于野生槭叶草的质量。槭叶草田间施肥对单株鲜物重量、芽体分化的质量有显著影响,其最佳模式为每年追肥两次,第一次追肥在萌芽期(5月初),将尿素和硫酸钾按23:1的比例进行混合,每延长米追施3040g,加腐熟猪粪23Kg,第二次在植株生长中期(7月下旬)追施复合肥4050g。槭叶草种子无休眠期,寿命2年以上,播种出苗率可达97%。槭叶草地下茎具有产生多分支的特点,将地下茎切割成单芽种栽进行无性繁殖,出苗率可达96.7%。试验结果表明,种栽越大出苗率越高,植株地下茎增重也越快,地下茎上不同大小的芽数也随之增加。
其他文献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天使投资的投后管理进行深入剖析,并研究了天使投资在创业团队、战略管理、市场开发、融资理财和技术创新五个方面对创新型创业企业的再造作用
目前我国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度不高、协同机制缺失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产业升级和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探求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协同机制,构建产业链与创新链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国家治理战略布局由"四位一体"深化为"五位一体",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作用。审计工作也应着眼于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环境审计对资
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调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资本提供为老服务已是大势所趋,养老地产正是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一个新兴的产业。尽管我国养老地产在
在已经开展的国内外费孝通研究中鲜有涉及对费孝通学士论文《亲迎婚俗之研究》的再考察与再分析,王铭铭所做的相关研究亦是其中的一例。他于近年来提出"三圈说"来反思中国社
实践取向是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的应然选择,教师教育的课程也应该从传统技术取向转向实践,这是基于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中教师才能实现教育
目前病理学大都是以特异形态描述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病理学诊断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医生的阅片经验以及临床知识,由于缺乏量化标准,主观因素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特别大,常常发
长庆油田部分架空线路处于高山大岭之上,每年由于雷电引起的停电跳闸事故比例呈上升趋势,因此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意义重大。文章主要从电力线路设计、防
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点。从城乡均衡发展立场看,随着教育"普九"任务的完成,城乡教育机会公平已经基本实现,而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依然非常突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贫困问题依然是制约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