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AP、Prophenin等猪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差异及乳铁蛋白对其表达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feng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MAP、Prophenin等猪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差异及乳铁蛋白对其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出生、20 kg、40 kg、60 kg和90 kg体重的杜长大猪和28日龄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以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为检测手段,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猪骨髓抗菌肽PMAP、Prophenin、PR-39和Protegrin-1基因表达的差异,并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研究乳铁蛋白对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已报道的猪PMAP、Prophenin、PR-39和Protegrin-1基因序列,设计其引物,以1nRNA为模板,经反转录和PCR,克隆得到了相应的基因片断。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PMAP、Prophenin、PR-39和Protegrin-1基因的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相应基因片断(登录号分别为L39641、X89202、L23825和X79868)同源性分别为98%、98%、100%和99%。以抗菌肽基因的成功克隆为基础,本试验构建了优化的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于抗菌肽基因nRNA表达量的测定。2、选取相同胎次、出生体重相近的出生、20 kg、40 kg、60 kg和90 kg体重杜长大猪各3头,屠宰后取骨髓,采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抗菌肽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时表达的差异。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表明,PMAP、Prophenin、PR-39和Protegrin-1的表达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且四种抗菌肽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出生到20 kg其表达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在20 kg到40 kg其表达量呈现下降趋势;在40 kg到60 kg其表达量发生显著增加(P<0.05);其后60 kg到90 kg,抗菌肽的表达又有所下降。3、选取90头平均体重9.7 kg左右的杜长大仔猪按饲养试验要求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125%和0.25%乳铁蛋白日粮,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组取3头体重相近的猪屠宰,取骨髓,采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乳铁蛋白对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125%和0.25%乳铁蛋白使PMAP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111.1%(P<0.01)和70.3%(P<0.05);Prophenin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62.9%(P>0.05)和67.5%(P>0.05);PR-39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63.09%(P<0.05)和22.91%(P>0.05);Protegrin-1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212.6%(P<0.05)和106.3%(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125%和0.25%乳铁蛋白使PMAP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2.22倍和1.97倍;Prophenin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1.99倍和1.89倍。揭示了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乳铁蛋白可以提高抗菌肽基因的表达量。4、骨髓细胞分离培养后与不同浓度乳铁蛋白(10、100和1000μg/ml)一起分别培养3,6,12,24 h,从各个时段分别处理组的骨髓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验乳铁蛋白对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乳铁蛋白处理在3h和6h时,抗菌肽基因表达增加,在12h和24 h时,其表达量有所下降。不同浓度的乳铁蛋白对其影响亦不相同,其中在6h时,10和100μg/ml乳铁蛋白组PMAP和Prophenin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在24 h时,10μg/mlLF可以显著地降低PMAP的基因表达(P<0.05);100和1000μg/ml乳铁蛋白组Prophenin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3h时,100和1000μg/ml乳铁蛋白组PR-39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在24 h时,10和100μg/ml乳铁蛋白组PR-39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揭示:抗菌肽基因的表达随着猪体重的增加呈现一定的生物学发育规律;通过体内饲养试验,表明乳铁蛋白可以提高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体外细胞培养试验,也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铁蛋白可以提高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且不同的培养时间对其影响亦有不同。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选用六种常用的草坪草(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中华结缕草、狗牙根和野牛草)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各种草坪草蒸散量与光合作用,来探讨草坪草在不同水分条件下
苜蓿霜霉病(personspora aestivalis Syd)是影响苜蓿产量和质量的一种严重病害。本研究以SA作为诱导剂对苜蓿植株叶片进行诱导处理,通过测试苜蓿对霜霉病的抗病效果;测定SA诱导处理后苜蓿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病程相关蛋白(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以及SA诱导处理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对SA诱导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是一族同源性较高的小分子量(14-15 kDa)的细胞溶质蛋白,它被认为参与了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新陈代谢。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作为FABPs家族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