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实验通过研究仙龙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NF-γ和IL-10含量的测定及对Th1/Th2细胞的平衡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仙龙颗粒对免疫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仙龙颗粒可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IFN-γ的含量,可明显提高保护性因子IL-10的含量;仙龙颗粒可调整Th1/Th2细胞的平衡;仙龙颗粒对AA大鼠有免疫调节的治疗作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通过研究仙龙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NF-γ和IL-10含量的测定及对Th1/Th2细胞的平衡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仙龙颗粒对免疫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仙龙颗粒可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IFN-γ的含量,可明显提高保护性因子IL-10的含量;仙龙颗粒可调整Th1/Th2细胞的平衡;仙龙颗粒对AA大鼠有免疫调节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该课题以益气健脾的香砂六君子汤为本研究治疗的主方,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具体药物: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阿莫西林胶囊1g;克拉霉素片0.5g;枸椽酸铋钾颗粒0.22g,以上药物服药频率均为每天二次);而治疗组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目的: 本课题旨在以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为基础,参照以往文献报道建立大鼠骨癌痛动物模型,选用蟾灵膏干预,研究该方对NF-κB信号通路及相关因子NF-κBp65、IKKβ、IκBa、TNF-a、IL-1β、IL-6蛋白表达水平及NF-κBp65、IKKβ、IκBa磷酸化的活性影响情况,进--步研究其对骨癌痛的作用机制。 方法: 本实验共用大鼠70只,Wistar普通雌性Wistar大鼠10只(体重
目的:观察清肺保元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细菌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因子suPAR、IL-10、PCT的影响。 方法:选取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自2017年10月-2019年.3月住院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清肺保元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共为12天,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第7、12天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
目的:通过运用平肝潜阳、活血利水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兼夹痰瘀)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中医症候、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及高血压四项等指标的变化,从而证实平肝潜阳、活血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西药+中药)30例、对照组(西药)30例,疗程为4周。治疗4周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应用“加味定眩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阴虛阳亢兼夹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本课题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阴虚阳亢兼夹痰瘀证)患者共60例:将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单纯西药组和加味定眩饮组各30例;治疗12周
目的:观察葛荷饮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肿虚痰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其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贵州省中医院脾胃、肝病内科门诊、住院病人、治未病中心及专家三门诊的病人中符合酒精性脂肪肝(脾虛痰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葛荷饮口服,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和患者血清中MTL、VIP水平的变化,进而探讨其疗效机制。 方法:收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胃不和证)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四磨汤口服液联合VitB1穴位注射足三里、三阴交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伊托必利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联合根除Hp四联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TNF-α、VEGF的含量变化,进而探讨其可能的疗效机制。 方法:60例Hp阳性肝郁脾虚型胃溃疡患者,按收治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进行为期6周的疗程对比观察。对照组先予根除Hp四联疗法治疗2周后,序贯服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用加味痛泻要方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
目的:通过对柴胡解郁汤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焦虑/抑郁评分及安全性的观察,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上腹痛综合征(肝胃不和证)的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解郁汤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黛力新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等指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联合根除Hp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溃疡(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变化,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从门诊及病房中筛选出符合本次临床研究的60例Hp阳性胃溃疡(肝郁脾虚证)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根除Hp四联疗法治疗2周后,序贯服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