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推动该项民生工作的落实。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更关系到文化强国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但是,当前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相对于城市来说,在阵地建设、活动开展、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都较为落后,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是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地区,对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的研究,对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当地农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自2015年呼和浩特市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来,和林格尔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初步形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建立起覆盖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度明显增强,提供具有民族地区特点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但是,相对于农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要求,和林格尔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依然存在供给主体单一、供给存在同一化、文化阵地功能未充分发挥、数字化服务推进缓慢、供给利用率不高、文化人才极度缺乏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驱动力,农民文化需求表达不足,资金来源单一且后续投入不足,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公共产品供给、公共治理、服务型政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理论为指导,借鉴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经验,对和林格尔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出了提高政府服务理念,探索建立农民需求表达和反馈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加强文化专职及兼职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