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语音教学很容易受到各方言语音体系的影响。如果要使国内某一方言区学生能掌握较为纯正的英语发音,语言教师就必须对该方言及英语两种语言的语音体系有全面的了解与把握。只有知晓两者的异同,他们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我国诸暨方言音系与英语语音系统间既有相同、相似的方面,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为给该地区的英语教师在英语语音教学方面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料和依据,以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准确的英语发音,作者撰写了本论文。诸暨方言语音体系中含有36个声母和43个韵母。作者按照辅音与元音各自的特点客观详细地描述了我国诸暨方言音素的性质特征,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与诸暨方言语音体系进行比较的对象是英语标准发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中的General RP。诸暨方言与RP辅音是基于发音位置及发音方法进行对比的。辅音有清浊之分,并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区别。与RP有所不同的是诸暨方言音素中的送气及不送气特征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对单元音的描述与比较通常涉及三个方面:舌位,舌高,唇形。双元音主要是从其响度及滑动过程中的长度来作比较。总体来说,诸暨方言元音和RP元音在分类、分布、唇形、长度和松紧程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此外,作者还补充描述了两种语言间易于混淆的音素之间的异同,并配以图示进行了说明与解释,以帮助学生掌握较为准确的英语发音。论文还讨论了诸暨方言音系对英语语音学习所产生的正、负迁移作用(即正、负面影响),并分析了负迁移作用的成因:1)发音习惯;2)发音惰性;3)平行迁移。本文是在作者掌握了一定的音位学、语音学理论及实践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写作的。由于作者知识水平、素材的缺乏、时间及篇幅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本文尚未能更为详尽地对各相关音素的比较做得面面俱到,还有待于今后作者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