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温室气体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hit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对大青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O2、CH4和N2O通量进行测定,研究了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昼夜变化规律及季节排放规律。将同步测定气温、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含量以及土壤pH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昼夜变化:大青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昼夜变化均呈现昼高夜低的现象;9:00和19:00这2个时间区域内进行观测,经矫正后可以代表6-8月温室气体通量值。(2)CO2通量特征:CO2通量年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春夏秋季均表现为大气CO2的源,冬季土壤出现吸收CO2的现象。大气和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土壤呼吸Q10值2.04~3.52;CO2通量与土壤SOC、TN、C/N、pH相关性不显著。(3)CH4通量特征:CH4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与温度有关。冬季为甲烷的源,春季夏季秋季均为CH4的汇;土壤含水量对CH4通量不产生显著影响;10~20cm土层的SOC与TN对甲烷的通量变化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区土壤pH值变化范围在5.93~6.86之间,说明甲烷氧化菌和产甲烷菌在偏酸性的土壤环境表现活跃。(4)N2O通量特征:N2O通量季节变化表现出生长季排放和非生长季土壤吸收N2O的现象,且N2O通量波动较大。土壤N2O通量与0~10cm和20~40cm之间的土壤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土壤0~20cm的SOC对N2O通量变化影响大。土壤10~20、20~40cmTN与N2O通量的之间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N2O通量与土壤各层C/N比相关性显著(p<0.05),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pH值对N2O通量变化影响很小。
其他文献
森林生物量的测定、估计以及森林碳储量的计算已经成为当代林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开展大范围的森林生物量监测和评估,建立全林整体生物量模型将成为必然趋势。本研究以湖
本文属于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南方集体林区次生林抚育间伐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04032)”的部分研究内容。本文以湖南省炎陵县青石冈国有林场9块典型木荷混交林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传统名贵珍稀中药材,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独特功效。因过度采挖、生存环境破坏,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基本枯竭。21世纪以来,铁
小花花椒(Zanthoxylum micranthum Hemsl.)属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是浙江分布新记录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食用、药用和生态学价值。本文针对其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种群结构特征与空间格局、适应性(抗旱性与抗盐性)以及繁殖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石灰岩绿化及沿海防护林营建和园林应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浙江省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