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对大青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O2、CH4和N2O通量进行测定,研究了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昼夜变化规律及季节排放规律。将同步测定气温、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含量以及土壤pH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昼夜变化:大青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昼夜变化均呈现昼高夜低的现象;9:00和19:00这2个时间区域内进行观测,经矫正后可以代表6-8月温室气体通量值。(2)CO2通量特征:CO2通量年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春夏秋季均表现为大气CO2的源,冬季土壤出现吸收CO2的现象。大气和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土壤呼吸Q10值2.04~3.52;CO2通量与土壤SOC、TN、C/N、pH相关性不显著。(3)CH4通量特征:CH4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与温度有关。冬季为甲烷的源,春季夏季秋季均为CH4的汇;土壤含水量对CH4通量不产生显著影响;10~20cm土层的SOC与TN对甲烷的通量变化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区土壤pH值变化范围在5.93~6.86之间,说明甲烷氧化菌和产甲烷菌在偏酸性的土壤环境表现活跃。(4)N2O通量特征:N2O通量季节变化表现出生长季排放和非生长季土壤吸收N2O的现象,且N2O通量波动较大。土壤N2O通量与0~10cm和20~40cm之间的土壤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土壤0~20cm的SOC对N2O通量变化影响大。土壤10~20、20~40cmTN与N2O通量的之间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N2O通量与土壤各层C/N比相关性显著(p<0.05),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pH值对N2O通量变化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