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卫星分辨率的提高,面向对象方法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解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图像分割是面向对象处理方法的重要步骤,但是由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复杂性及多变性,至今还没有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分割方法。本文对现有的常用分割方法及精度评价方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针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在土地利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图像分割及精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在土地利用领域,用户希望可以通过图像分割获得特征同质的连通对象用于土地类型分类,得到专题数据。然而在分割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时,现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同时兼顾同质性与连通性,并由此导致分割精度下降。如果只关注像素在特征空间中的分布,虽然得到了特征同质区域,但是也导致了分割结果出现椒盐情况;而只考虑像素间的拓扑邻域关系,虽然可以得到连通的分割区域,但是最终的分割结果可能会出现枝杈区域、边缘错位等问题。这些分割结果都会给后续的特征提取、模式分类等工作造成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同质性与连通性对分割结果的影响,并分别对局部连通性较好的区域合并方法和特征同质性较好的图像聚类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增加全局约束和邻域限制来进一步提高分割结果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据这两种特性对分割结果进行了量化评价,进而完成了面向对象的解译精度分析。  论文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主要有:  (1)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聚类约束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使用Gabor纹理作为全局约束条件,并通过纹理聚类与全局最优区域合并的迭代交互作用,得到了准确的纹理分割区域。同时,该方法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特征来度量区域间的距离,并依靠区域邻接图(Region Adjacency Graph,RAG)和最近邻图(Nearest Neighbor Graph,NNG)模型完成了区域快速合并,提高了方法的准确率和计算效率。SPOT5和航空遥感图像等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2)改进了一种基于边缘信息的邻域FCM聚类方法。该方法通过拓扑空间的邻域限制,较好解决了聚类时的噪声问题,使聚类结果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并且,该方法在聚类时用到了图像的边缘信息,既保证了空间聚类边缘的准确,又去除了多余的边缘。方法可直接应用于原始图像,而不需要进行滤波预处理,保护了图像细节。从实验中,可以看到该方法对噪声鲁棒,可以得到较好的同质连通区域。  (3)改进了面向对象精度评价方法,使用了分割与分类精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分割结果和参考结果的重叠程度得到分割精度,继而通过两个区分了分割错误的混淆矩阵得到面向对象的综合精度。与基于像素的精度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a)区分了分割精度和分类精度,精度评价更为准确;b)综合考虑了区域与像素评价,更适合面向对象方法。  (4)在自主研发的译陆(ELU)面向对象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中,对方法进行了实现,并对方法在多尺度分割融合与交互式分割方面进行了扩展。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扩张的加快,电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当电梯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时,人们对电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电梯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梯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GIS(基于网络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因为矢量图像拥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大部分WebGIS都使用矢量格式来存储地图。由于互联网具有较大的开
声纳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对水下目标体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等的设备,最初主要用于反潜等军事活动。近年来由于海洋声学理论研究的巨大进展,以及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本文针对山区航道遥测遥控系统航标公网信号弱、卫星定位信号差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提出通过低成本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来实现盲区信号的通信传递和网络定位。出于航标定位精度的
DSP因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极高的处理速度、丰富的I/O接口、良好的实时控制性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处理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好,而价格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集中了传感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分布式信息处理等技术的新型前沿技术,它在军事、民用等领域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是21世
滑模变结构控制因其对匹配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完全自适应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近年来,为了改进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缺点,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
超声检测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医学超声检测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和衍射特性,通过观察显示在超声检测仪上的反射波的位置、强度变化,来判定被检器官内部和表面是否存在异常
随着中国服装贸易的迅速发展,对相关缝制设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虽然国内厂商在普通平缝机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佳绩,但是在高端的、专用性较强的特种缝纫机领域发展却相对缓慢,尤
虽然关于静态模式识别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动态模式的识别和分类问题在模式识别领域仍然是一个难题。对于动态模式来说,如何将一个时变的模式以一种时不变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