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纤维上浆工艺及其对炭纤维的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f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抗疲劳、抗蠕变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但炭纤维属于脆性材料,在生产及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毛丝及单丝断裂现象,从而降低炭纤维的强度,进而影响到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因此,必须对炭纤维进行上浆。上浆剂是炭纤维工业的助剂,在保护纤维和改善纤维表面性能等方面有特殊的作用。目前,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国外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炭纤维工业的落后和国外技术的封锁。因此,立足于国内现有技术,研发性能优异的上浆剂,对于推动炭纤维全面国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广泛了解国内外上浆剂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利用单丝碎裂法,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等表征手段探讨了上浆剂种类和上浆剂浓度对不同前驱体炭纤维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上浆剂对炭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贡献,提出了相关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CF511D和PAN系炭纤维经溶液和乳液上浆后,与未上浆炭纤维相比,纤维表面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且不同浓度上浆剂对其影响不同。合适的上浆处理得到的纤维表面上浆剂分布较均匀,上浆量适中。(2)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CF511D和PAN系炭纤维经溶液和乳液上浆后,与未上浆炭纤维相比,纤维的表面粗糙度(Ra)都有所增加。(3)上浆炭纤维的强度较未上浆有一定提高,说明上浆能够弥补炭纤维的表面缺陷,从而达到增大炭纤维强度的作用。(4)由上浆后炭纤维强度的Weibull分布可知,上浆后,韦氏模数m变大,这说明炭纤维强度的分散性减小。合适浓度的上浆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炭纤维强度的分散性。(5)不同浓度上浆剂对炭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也不同,并不是所有浓度的上浆剂都能提高界面剪切强度,要选择合适的上浆工艺。对本研究而言,适合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CF511D的溶液上浆剂浓度为1%左右。
其他文献
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出现于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语境中。到60年代,在麦克弗森的后自由主义的民主展望中,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获得了后继性使用。70年代初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幸福感的基本状况。问卷结果显示,失地农民对生活总体上是满意的;对征地安置政策满意的人群幸福感程度普遍高于其他水
冰心的《冬儿姑娘》从"冬儿妈妈"的角度,以"冬儿妈妈"的独白来叙事。这种独特的叙事角度将浓浓爱意蕴含在其中,并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利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近年来在洼陷斜坡带钻遇的牛119、牛100(侧)、丰14等井的岩性圈闭获得较高的工业油流,该类型砂体与浊积岩存在明显不同,推测为与三角洲主体脱离但尚未被完全液化的岩性体,将
在北京,大量添加了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和六溴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 HBCD)作为阻燃剂的产品正被使用。由于其半挥发性、高亲脂性、
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在分析应收账款成因和弊端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一些措施。
介绍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在外科病房的应用情况,积累经验,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选取2007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实习的学生300名,依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
<正>七月流火,芬芳校园。2015年7月6日至7月15日,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第三期培训班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司法部司法协助外事司巡视员康煜、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悬浮泥沙浓度、分布和输移变化已经成为研究长江流域入海物质通量、物质循环、河口沙洲变化以及评价流域工程对河口影响的核心指标和评估河口地区后备土地
国有企业高管的法律意识培养已经作为一项发展战略被重视,因而本文对高管的法律意识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发现法律意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