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在不改变集体林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将林权转移到农民手中,使农民成为林地生产与经营的主体,激发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从而促进林业的发展。这项改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农民群众称为“第三次土地革命”。总体来讲,林地承包权落实到户后,林木承包及经营权将形成四个主要特点:资本性、长期性、物权性及流转性。一方面林权制度改革使大批农民获得了充足的生产资料,彻底解决了农民发展中原始资源或积累难以获取的难题,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式;另一方面将会调动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从而在改善与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此外,可以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及资本向农村聚焦,从而为实现我国政府所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确定林权明晰产权,通过林权流转盘活资产,使森林资源在林业资产增长过程中得到增加和优化,林农得到增收。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昔日沉睡的农村集体林地迅速升值,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前来投资,各地涌现了一股“资本入林”热,使林业经济获得空前大发展。近年来,林权流转市场已初具规模,有关问题也大量存在,具体表现为理论层面研究相对薄弱,为实践提供指导的意义非常有限,实践层面流转行为不规范,侵害林农权益的事情常有发生。就湖北省目前流转实践来看,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湖北省集体林权流转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湖北集体林权流转现状分析,总结出集体林权流转纠纷的特点及引发的直接原因;通过影响较大的三个典型案例,指出了湖北省林权流转制度的问题所在,并从立法层面、执法层面及社会服务层面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集体林权流转法律法规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管理和规范集体林权流转提供建设性意见,从而促进我国林业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达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中文新词层出不穷。词汇问题,历来有诸多西方翻译理论家们对其做了研究。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中文权威新闻网站如新华
<正>美国的中小学生在假期里,并没有被家长送进各种类型的补习班,而是按照教育的本质,离开父母的陪伴,走进大自然,通过野外生存、露营等形式接受多样且高质量的自然教育。"自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交易授权、执行与手工会计系统是有区别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电算化系统程序运作的质量;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很难留下交易操作痕迹;控制的内容增多;电
中国是一个农业的大国,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我国不断前进的重要指导思想与发展理论源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运用到新时期我国的和谐农村建设中,是符合我国农村发展规律的。在农村建设中要坚持马克思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加速实现的背景下,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统筹发展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在中国
本文研究了流动性风险对证券均衡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假定流动性是证券收益补偿变量的前提下,证券的期望收益除了与证券的协方差风险有关外,还与证券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