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A房地产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r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从2012年开始启动的税制改革,对中国深化税制改革影响深远。房地产开发行业在2016年5月1日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标志着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房地产企业对税制改革是否适应和税制改革是否按既定目标对其有效,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由世界税制成熟的国家先进的经济经验和发展客观规律可知,营改增在较长时期内都代表着中国深化税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从税制建设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房地产开发行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房地产项目的周期性较长,其税制体系复杂庞大,企业对税制改革缺乏应对经验,相关行业从事政策研究、分析的人员判断不够全面,行业运行模式无法短期改变等,使得营改增改革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诸多影响的研究有较强的必要性。本文梳理并总结归类了国内外的房地产税收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对比较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当前热门理论进行结合分析,通过多角度的研究方式和建立税负效应的公式测算等,总结了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诸多影响。同时,采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办法,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型企业A房地产公司为案例蓝本,对A企业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对A企业2016-2019年的重点投入J项目的财务数据进行完整收集,该项目的整个建设时间正好是在营改增之后,其涉及到了企业从立项、开工、竣工、销售环节的所有流转税及其他税收,具有非常实际的研究价值。本文对A企业J项目的税负设定了计算方法,并对A企业整体实际税负情况进行推论,从理论上分析了营改增改革前后税负变化差异。根据A企业实际税负可知,在改革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因素对税负的降低和预期有较大差异,如进项税抵扣不足、上游企业税负转嫁、财务风险防范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析了原因,并给出了建议,严控采购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上游供货商选择,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做好税务筹划,创新项目发展,改变户型销售模式等,增强企业在税制改革中的竞争力和适应力,分享更多改革红利。
其他文献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基层体现,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这正体现了基层治理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三治融合”是对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的现实运用,是实际提高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三治融合源于乡村治理实践,起源于浙江省桐乡市并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与推广,现已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城市社区三治融合治理模式汲取乡村三治融合成功经验
一直以来,分类和刻画具有某种对称性的图都是代数图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弱亚循环图,Cayley图和双亚循环2图,得到了一些较为完善的成果。论文结构组织如下:第1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应有之义,是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应把握新内涵。在劳动教育教学标准和设臵课程体系、实践体
内容简介: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发展为线索,遴选了一系列既脍炙人口又发人深思的故事。这些故事从1969年到2020年,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从陕西的梁家河、河北的正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各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非常旺盛。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有限的背景下,以地方政府名义对外举债筹措发展建设资金成为多数地方政府弥补财政资金缺口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过去我国法律法规禁止地方政府公开发行债券,于是各地方政府纷纷通过地方融资平台来解决资金缺口,在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以杭州市C区某融资
当前乡村社会秩序的现代性危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农民民主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各种利益诉求不断出现,参与和监督村级事务管理的愿望日趋强烈。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发生深刻变化,土地承包、项目征地等经济纠纷时有发生,各种民事纠纷相互融合、相互渗
生态毒理学学科是现代产生和发展的、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型学科,从1969年生态毒理学术语提出至今只有40余年的历史。《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后,立即在美国和全世界引起了强烈
以127名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同伴评价与汉语学生英文写作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其内在因子。结果表明:(1)经过同伴评价的训练后,学生对自身在英文写作中的情况认识更加谦
中国园林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是一门集合多种艺术于一身的艺术,与中国的文学、绘画关系密切。苏州园林是中国乃至东方造园艺术的典范,其中运用了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底蕴。苏州园林营造的“静、远、曲、深”的园中之景,也是文人墨客所崇尚的澹泊宁静心态的一种物化,这些亦与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含蓄审美特征相通。随着山水画的不断发展,文人画一步步兴起,山水画的绘画题材也越来越丰富,
~~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