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技术与催化相结合,制备具有独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高效催化剂,已成为催化科学工作者研究的主要方向。本论文主要将纳米技术与催化相结合,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形貌结构纳米催化剂,并考察了其不同形貌结构与催化活性和化学选择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将纳米催化剂与酶相结合,动态动力学拆分手性化合物制备单一对映体结构的手性化合物。全文围绕以上两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采用硬模板技术与化学镀相结合制备了具有二维六方结构的Ni-P非晶态合金。以刚性SBA-15为模板,孔道中的Pd纳米粒子为晶种引发镀液氧化还原反应,使镀液中沉积出来的Ni-P合金沿着SBA-15的孔道逐渐生长。将其孔道完全填满之后,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硅,得到了反相复制SBA-15孔道结构的Ni-P非晶态合金。通过XRD、TEM、BET、XPS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表面电子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证明新鲜制备的材料为Ni-P非晶态合金,其较好地反相复制了SBA-15的孔道结构,具有较好的有序性结构。将制备的具有二维六方结构Ni-P非晶态合金应用于液相麦芽糖加氢反应中,展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其有序孔道结构的存在有利于反应底物的传输,并增大了催化剂与反应底物的接触几率。2)采用纳米级的二氧化硅小球模板与化学镀技术相结合制备了具有空心结构的Ni-P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以尺寸较均一的二氧化硅纳米小球为模板,成功制备了尺寸同样较均一、具有中空形貌结构的Ni-P非晶态合金纳米球。同样,通过XRD、TEM、BET、SEM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证明了Ni-P非晶态合金纳米球具有明显的空腔结构,其壳层中存在蠕虫状的纳米级孔道结构,方便了空腔内外物质的传递。同样,具有空腔结构的Ni-P非晶态合金纳米球在液相麦芽糖加氢反应中展现出了比实心Ni-P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较高的催化活性。3)将Pd金属催化剂与生物酶相结合,动态动力学拆分了外消旋的苯乙醇。经典生物酶动力学拆分手性化合物的最大限制是其理论最大转化率为50%,而动态动力学拆分则能突破最大转化率50%的限制,其理论最大转化率能达到100%。本论文主要考察了以纳米金属Pd做为外消旋催化剂与生物酶结合拆分苯乙醇的一锅化反应体系,并优化了一锅化反应体系的反应条件。经过优化之后的反应体系能将82%的苯乙醇拆分出来。同时,经过对一系列苯乙醇同系物的拆分研究表明,此一锅化反应体系对醇的拆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