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超晶格YSZ/STO/YSZ-Al2O3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86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能量转换效率高、全固态、无污染等优点。由于Ni/YSZ金属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并且具有低廉的价格和较高的催化性能,因此目前SOFC阳极材料一般采用Ni/YSZ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研究合理的工艺,制备性能优良的Ni/YSZ复合材料是阳极研究的主要任务。本文系统的研究了造孔剂含量与阳极气孔率、电导率及微观形貌的关系,结果表明造孔剂含量l0wt%时阳极各项性能最好。  采用脉冲激光法(PLD)选用性能优良的Ni/YSZ作为阳极材料溅射YSZ薄膜,采用XRD、SEM、交流阻抗对薄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衬底温度提高,薄膜的致密性均匀性增加,与基地的结合程度变好,500℃薄膜结晶程度、致密均匀性最好。350-550℃衬底温度沉积的YSZ薄膜均沿(111)方向择优生长,500℃时薄膜(111)择优生长更明显。薄膜YSZ要比粉末YSZ电导率高很多,薄膜厚度达到纳米尺寸时电导率比微米尺寸高,尤其在低温时这种提高更明显。  在不同衬底温度Al2O3单晶基底上依次溅射YSZ/ STO/YSZ三层薄膜,利用YSZ(萤石结构)和STO(钙钛矿结构)交迭两个周期形成超晶格电解质,利用超晶格使低温时电解质薄膜的活化能得到降低,从而使电解质在低温时具有较高的电导率,来满足低温燃料电池电解质的要求。测试结果表明:衬底700℃形成薄膜均匀紧密排列,呈规律的圆柱状,断面能够明显区分;择优生长(111)方向明显,低温时活化能最小为0.65ev,低温时比单层电导率高出4个数量级。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电子除了电荷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个内禀自由度:自旋。所以,除了利用电子的电荷,也可以利用电子的自旋属性来存储和处理信息,于是凝聚态物理学中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晶体相场方法作为近年来提出的模拟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新方法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相场方法无法从原子层度上描述材料微观组织演化的缺点,而且超越了分子动力学方法10-12s的时间尺度,从而在微观尺度上模拟材料微观组织演化具有巨大优势。目前晶体相场方法在国内外发展迅速,例如在模拟晶粒成长、异质外延生长、裂纹生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本文针对外加应力作用下材料的位错运动,利用晶
民族工业在民国初年有了较快发展,史学界通常称之为“短暂春天”。就其出现的原因,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是这样表述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