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热点可控卫星状SERS基底的设计合成及其环境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3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分子在粗糙金属表面上吸附而引起拉曼信号增强的光学现象。SERS技术具有高灵敏性、分子指纹识别、简便快速等特点,在环境污染物检测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不同分析需求设计特异性基底是环境污染物SERS分析领域的前沿热点。相比于单一核壳结构,卫星状核壳结构SERS基底具有更强的电磁耦合作用,可在纳米颗粒上以及纳米颗粒间产生大量的SERS热点,使基底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设计制备形貌均一的磁性卫星状基底,使其同时具备良好的光学性质、优异的磁分离性能、高的局域电磁场分布、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具备表面多功能化修饰活性是当前的难点与挑战。本论文旨在:1)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理论模拟,设计并优化热点可控的卫星状SERS基底结构;2)通过层层自组装(LBL),合成磁性卫星状SERS基底;3)通过功能化修饰,将SERS基底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选择性检测。  首先,通过FDTD理论模拟方法,从卫星状磁性基底的Fe3O4核粒径(200-400nm)、Au纳米颗粒粒径(d,20-60 nm)及Au纳米颗粒间距(D,1-40 nm)三个影响电磁场强度的主要参数着手,在785 nm激发波长下进行基底模型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Au纳米颗粒的粒径或者间距并不能解释磁性卫星状体SERS基底的电场增强规律,而Au纳米颗粒的粒径间距比值(d/D)对基底电磁场增强因子(Enhancement Factor,EF)存在规律性影响,即当d/D<10时,EF数值处于104-106之间;当d/D由10增加到20时,EF值增加了接近4个数量级至107-1010;当d/D≥20时,EF基本稳定并处于最优数值区间。在空心卫星状体系和球形Au纳米颗粒的阵列体系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双重验证;同时,模拟证明Fe3O4内核参与磁性卫星状基底的表面等离子体杂化过程,该杂化对卫星状基底的电磁场增强产生约103倍贡献。FDTD理论模拟设计结果表明,基底的粒径间距比d/D存在最优数值区间,该研究为高灵敏磁性卫星状SERS基底的设计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利用水热合成及柠檬酸钠还原法分别制备得到带有负电的Fe3O4(400nm)和Au(20 nm)纳米颗粒,通过电性LBL法可将Au纳米颗粒均匀密集的组装在Fe3O4表面得到磁性卫星状基底。调控基底的制备参数:Fe3O4核粒径(200-400 nm)、Au纳米颗粒粒径(d,20-60 nm)及Au纳米颗粒间距(D,1-40nm),使基底实现热点可控的形貌并与FDTD模型一一对应。在785 nm激发波长下,以4-巯基吡啶(4MPY)为SERS探针分子,研究基底随着粒径间距比值d/D的变化对4MPY增强因子的影响规律。所得变化趋势与理论模拟一致,即d/D≥20时,卫星状基底获得最优的电磁场增强。结果表明这种理论模型与实验验证结合的优化方法适用于磁性卫星状体系SERS基底的优化设计及制备,该研究可为复杂SERS基底的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再次,通过对磁性卫星状SERS基底电性功能化修饰实现了食品色素的选择性检测。利用聚电解质对基底分别进行了正负电性的表面修饰,考察了基底对不同电性色素的选择性检测能力。吸附实验表明,>91%的孔雀石绿(+)及日落黄(-)色素分子被选择性吸附到带有异性表面电荷的磁性卫星状基底上。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验证了基底对带有相反电性色素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在1000皮秒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被吸附色素分子到Au表面的距离小于20(A),有利于色素分子处于基底的热点区域,同时为色素与基底间发生电荷转移提供可能。在四种激发波长(478、514、633以及785 nm)下日落黄和孔雀石绿分子在1551 cm-1和1595 cm-1处的拉曼特征峰发生了选择性增强。同时,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483 nm及360 nm激发波长下日落黄及孔雀石绿在基底存在时荧光信号发生猝灭,说明基底与色素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这一电子转移现象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得到证明,有0.89个电子从日落黄分子转移到了正电的卫星状基底上。最终基底实现了在实际碳酸饮料中对色素的选择性吸附和SERS稳定性检出。这一研究可以为电性分子的快速痕量分析提供思路。  最后,在基底表面修饰负电的拉曼标记物刚果红分子,实现了对Hg离子的选择性检测。该基底对Hg离子的检测限为1×10-8 M,可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对Hg离子检测的选择性不受共存离子和环境基质的干扰,基底在26天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检测重现性。通过Zeta电位、拉曼谱图、SEM-EDS及XNAES实验结果表明,Hg离子可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负电的基底表面,并在Au催化下发生汞齐反应,从而刚果红分子发生脱落,最终实现对Hg离子的SERS检测。
其他文献
低温NH3选择性催化氧化(NH3-SCO)技术,即在较低的温度下将NH3选择性催化氧化成无污染的N2和H2O,是一种有效的净化NH3污染的技术。在已报道的NH3-SCO催化剂中Ag/Al2O3催化剂具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酸雨的主要成因之一,在我国人为NOx主要来源之一是火电厂排放的烟道气。生物滴滤法脱除NOx是近年来备受广泛关注的高效低耗的气体处理技术。处理燃烧烟
本文以甲烷和氢气为原料,采用热丝气相沉积(HFCVD)法在YG6硬质合金基体上沉积了金刚石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沉积温度(热丝功率、基体温度)、气体密度
吸附-解吸是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生物活性及持久性的重要因素。研究有机农药与重金属的吸附-解吸行为对这些污染物的生态风险预测、土壤质量评价和污染土壤的修复具
氮氧化物及有机酸除了自身可以对文物会产生极大损伤外,还会增强其他污染物对文物的损伤,因此开发适用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空气净化的技术是当前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围绕
张小宝长得狗模狗样,披着一身黄白相间的长毛“大衣”;脑袋上顶着一对尖尖的三角形的耳朵;一双乌黑发亮的小眼睛像两颗黑色的宝石,镶嵌在脸上;鼻子扁扁的,常常嗅来嗅去;灵活
期刊
在全焊接球阀生产中,有三个基本难点,即(1)控制焊接变形,使焊前组装好的阀球焊后能开、闭自如;(2)控制焊接温度场,使受热极限为150℃的密封橡胶O形环不因焊接而失效;(3)焊后不能采
功率型压电陶瓷的应用日益广泛,如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压电马达、压电驱动器、压电变压器、换能器等。作为大功率用压电陶瓷材料一般要求具有尽可能大的机电耦合系数(Kp≥0.5 )和
以长庆气田为应用背景,利用动静态高温高压釜装置并辅以SEM、EDS和XRD等分析手段以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压力等环境参数对N80和P110油管钢的CO2/H2S腐蚀行为的影响,探讨了C
利用“预习单”是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比较有效的方法.预习单的设计,可针对教材重难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征展开,将预习单的内容与课时教学目标相结合,使学生的预习有目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