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危机与能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植物能源以其安全、环保、可再生和低成本性,成为能源开发的一个热点。本实验以柳枝稷和须芒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柳枝稷种子超声波处理和须芒草对盐(NaCl)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探索超声波处理对柳枝稷幼苗生长(指幼苗胚根长和胚芽长)的影响及盐胁迫对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机制。超声波处理种子实验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使用L16(45)正交表,三因素(超声波时间(A因素)、超声温度(B因素)及超声功率(C因素)),每因素四个水平,对柳枝稷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对于营养生长期植物,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对须芒草进行盐胁迫处理(0g/kg,3g/kg,6g/kg,9g/kg NaCl)30天。实验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说,超声波处理促进了柳枝稷种子幼苗生长,柳枝稷幼苗胚根和胚芽长都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因素对胚根和胚芽长的影响程度分别为:超声功率(C)>超声温度(B)>超声时间(A);超声时间(A)>超声波功率(C)>超声波温度(B)。通过直接观察16组实验得到的最优超声条件为: A2B2C2(时间15min,温度35℃,超声频率为300W)。2)盐(NaCl)胁迫下,须芒草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避免盐伤害。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有几个指标在评价须芒草耐盐性时起关键性作用,并将其分为4个主成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的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78%),并达到了显著水平以上(73%)。通过模型分析,根据每个指标在叶片或根中的含量或活性可以较为准确地来估算其在根或叶片中的含量或活性。综上所述,超声波处理促进了柳枝稷幼苗生长,其胚根和胚芽长都显著高于对照。须芒草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是有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