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竹枝词中的清代科举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d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枝词是一种文学体裁,与人们所见的唐诗很相像,源远流长、与众不同。最初起源于楚头巴尾(湖北西部四川东部)一带流行的与舞、乐结合的民歌。“竹枝”一词因演唱者演唱时手执竹枝或花枝,又在歌词中插入竹枝、女儿等衬字而得名。后经唐人顾况、刘禹锡等基于这种民歌的仿效创作,竹枝词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宋元以后逐渐同词曲脱离关系,内容上广为记事,特别是谱一地之土风,究一时之风俗,志在移风易俗,描绘出人们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图景。  结构特征决定其功能。竹枝词这种与众不同的特征,对于研究北京的过去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故想借助于竹枝词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一窥清代科举的图景。科举,作为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政治制度,大约有着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它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终结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5年)。清代作为科举制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科举考试条例、制度等在此阶段必定是最完备的,当然发展带来的冲突也是最突出的。因而,本文试图以竹枝词这一特殊文学体裁为视角,对北京地区描述清代科举内容的竹枝词进行提取、整理与分析,首先分别从初阶童试、省级乡试、礼部会试、殿试四个层级对所涉及科举内容进行梳理与描绘。接下来通过对相关竹枝词的分析,陈述清代科举制度所面临的内外交困,分别从举子大挑、举人教馆和外在捐纳制度进行研究。最后初步探讨竹枝词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描绘清代科举方面的特色,主要是从形式、作者和语言方面进行探讨,以期透过竹枝词这一文学体裁的视角,对清代科举制度有个清晰的理解和描绘,对科举制度的消亡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感悟。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学位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如何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进行控制,不仅是高等院校关心的重点,也带动了整个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美国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本研究是关于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定量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终身学习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发展现状,并从性别、学科、年级三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就读经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