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建立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鼓励开发以校为本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国家及政府政策支持下,在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努力下,依托较强的师资力量而存在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在全国各省市都出现过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时间不长,突破性不大,推广程度还不够高,且最近几年有停滞的感觉。B中学是一所与名校合作的区属公办初级中学,该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一直走在本市前列,作为当地较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中学,选择B中学作为调查对像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示范带头作用。在梳理当前国内外对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概念后,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着重分析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主要包括校本资料编订和校本课程开设方面存在不足,校本课程开发不够,教师开发积极性不够,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环境及重视环境不够等。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校本课程教学资料开发不足,教师开发观念落后不够创新,缺乏与其他学校的合作交流,开发流于形式缺乏评价机制,教师缺乏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趣和激励点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校本课程教学资料开发未形成体系,教师的素质良莠不齐且缺乏培训机会,学校缺乏对合作互动、沟通交流的重视,评价机制的制定和执行流程不够完善,学校缺乏合理健全的激励制度等。根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解决对策:构建校本课程教学资料开发新体系,加强对教师课程开发创新思想的培育和要求,增加当地学术交流会议、实现多校资源共享,改变传统校本课程、拉近师生关系,增加新的评价机制、确保为师生提供激励机制,处理好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做好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