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筛中骨架铝原子的含量和分布直接关系到催化剂的性能和Br?nsted酸(B-酸)的强度。尽管实验上可以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或红外光谱来检测硅和铝原子的分布,但是仍无法准确定位。文献表明铝原子在分子筛中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受分子筛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模板剂影响。研究模板剂分子在分子筛孔道内的分布和落位,对于阐明骨架铝在分子筛内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MCM-22是一种包含两套相互独立孔道体系的分子筛,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催化性能正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就是通过计算模板剂六次甲基亚胺(HMI)与分子筛骨架之间的主客体作用对MCM-22中的酸性进行研究。整篇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子力学能量最低化方法、蒙特卡洛方法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确定模板剂分子在MCM-22分子筛孔道中的落位;第二部分根据模板剂所起的静电平衡作用运用量子力学方法得到骨架铝的落位,最终得到有关分子筛酸性的重要信息。分子力学、蒙特卡洛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均表明模板剂分子能够稳定地嵌入在MCM-22分子筛的超笼、窗口和正弦孔道中。密度泛函理论精确地计算了模板剂与分子筛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考虑Al替代能及去质子化能,最终发现在MCM-22分子筛的8种不同晶体结构对称性的中心原子位上,有利于铝取代的位置稳定性顺序为T1>T4>T8>T5>T3,T2是最不利于铝取代的位置。超笼中的T位(T1,T4,T5)为Al替代的可能性较大,即形成B-酸的可能性较大;正弦孔道中的T位(T8,T3,T2)为铝替代的可能性较小,形成B-酸的可能性也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