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的容量分析及MMC仿真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usiy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我国高速重载铁路发展,牵引供电方式研究十分必要。同相供电作为一种新型牵引供电方式,不仅能取消制约牵引负荷速度的电分相,提高系统可靠性,而且能够解决负序、谐波、无功等电能质量问题。组合式同相供电方式是一种新提出的同相供电方式,因同相补偿装置的结构更灵活且其容量可以小于牵引变压器容量、系统的一次性投资少等优势,在现有的同相供电系统中脱颖而出。根据目前试验运行情况,如何在满足国标的要求下进一步降低补偿装置的容量,且能够补偿交-直-交型机车产生的高次谐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展开如下研究:(1)在分析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分别计算当全补偿和欠补偿时,系统中组合式变压器原边、次边电流变换关系,进一步确定影响补偿后电能质量的各个参数。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牵引负荷,绘制三维图。基于以上计算,建立以补偿后电能质量满足国标为约束条件,单相BTB(Back-to-Back,背靠背)补偿装置容量最小、牵引变压器与BTB容量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两种优化模型。利用牵引变电所的实际参数,通过优化工具箱进行优化计算,分别得出满意补偿时两种模型的最小容量。(2)为保证补偿装置能适应牵引供电系统容量等级的同时,补偿高次谐波,论文提出_基于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在单相MMC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给出主电路SM(SubModule,子模块)个数、缓冲电感以及SM直流侧电容参数的计算公式。(3)研究基于MMC的组合式CPD(Co-Phase Compensation Device,同相补偿装置)的控制策略。根据一般APF(Active Power Filter,有源滤波器)的无谐波电流检测原理,设计组合式CPD的无牵引负荷电流检测的方案;为补偿高速牵引负荷产生、的高次谐波,选择VPI(Vector Proportional Integral,矢量比例积分)控制器进行电流跟踪。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无负荷电流检测的改进VPI控制策略。搭建交-直型、交-直-交型以及混跑负荷下的Matlab/simulink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改进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以及补偿高次谐波的有效性。将改进的VPI控制器与MMC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相结合得到最终的控制方案,通过仿真验证改进控制方法对基于MMC的组合式CPD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大功率AC/DC开关电源目前多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和通信等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凸显,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优势将是今后交通工具发展的重点,因此其配套充电站的建设将为大功率开关电源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此外大功率开关电源可用于飞机、战车等大型装置的地面辅助供电,用于发动机启动、日常训练和检修供电等,从而节约大量训练经费和精简保障人员。大功率AC/DC开关电源通常为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风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风能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等特点,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瓶颈。利用储能技术能有效解决风力发电输出功率不稳定的问题,储能系统的加入给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储能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并对风/柴/储混合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针对储能系统受运行策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