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当代未成年人道德研究——以2013年安徽省的调查为例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的发展变化不仅限于阶级与历史的原因,也深刻地受到具体社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便进入社会要素、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影响道德变化的社会存在即社会环境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动,道德的发展因此呈现出转型期所固有的一些特征。在全体社会成员当中,未成年人群体由于自身特性,对社会转型所带来变化的反应更为明显,未成年人道德在这一时期会呈现出一系列不稳定状态。实证调查资料显示,未成年人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部分未成年人道德处于困境当中。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一些社会要素的变化,如社会分层、家庭结构、亚文化等,都可能会给未成年人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存在于人们主观经验感受上的影响,也有客观实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预定假设的实证分析,发现社会分层变量同未成年人道德不存在相关性,家庭结构变量、亚文化对未成年人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将通过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分析当下未成年人道德现状,揭示社会转型要素同未成年人道德的相关性,探索部分未成年人道德面临困境的影响因素,并从社会、个体、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个层面提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科学引导对策。
其他文献
本研究定位于纯理论探索,以后现代主义理论为基本视角和灵感来源,通过审视和反思转型社会的具体现实,提出社会生活系统退化的理论论断,并尝试对社会生活系统的退化进行全面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