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数以千计的地铁站点正处于建设期或已投入运营。根据对已运营的地铁站点的使用情况分析,当前模式下的地铁站点在表现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的可辨识度等方面作用有限;与此同时,有关文化强国战略、创意产业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推进力度显著,却始终面临着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层次过浅、对主流人群的影响和覆盖面不完善等情况。由于地铁的主要使用群体是社会中坚生产人群,地铁站域公共空间场所营造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结合将既能有效改善地铁站域公共空间的布局合理性和文化氛围,也能使文化资源的宣传及开发利用搭上地铁的顺风车,产生双赢的效果。本文将地铁站域公共空间中所涉及的文化概念分解为三个层级,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分别从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意象的呈现和文化元素的植入三个方面梳理了特定城市的地铁站域公共空间的文化环境,通过介绍国外地铁站中文化意象的表达方式引入主题,首先简要梳理了国内现有站域公共空间中文化意象的表达现状,其次深入探索了文化资源在站域公共空间的空间界面设计、文化活动引入、文创产业开发等多个层次中的作用和二者之间的作用与响应关系。接着在此基础上以国内的北京和西安两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尝试寻找符合普遍规律的地铁站域空间结合文化元素的空间利用方式和产业开发模式。最后以上述研究内容为依据,以西安为例探讨其地铁站域公共空间在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意象的表达和文化元素的植入等各方面的可行策略,为后续建设和优化地铁站点及站域空间的行为提供有益参考。基于上述具体工作,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有所推进:一是以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考察地铁站域公共空间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突破以往研究中只关注站域空间交通属性、文化属性或商业属性中一个方面的现状,以探寻空间与文化“互馈关系”的视角重新审视文化资源和地铁站域公共空间,将空间使用者的行为和经济活动纳入考察范围,避免落入只研究站域公共艺术的窠臼;二是对站域公共空间文化意象表达进行从宏观控制到微观做法的归纳总结,在实际操作层面提出了西安市地铁站域公共空间植入文化元素表达文化意象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