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位功能的重载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t4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重载、超载现象日益突出。沥青路面作为我国高等级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往往在设计年限内无法满足重载交通的需求而发生严重的早期破坏,车辙和裂缝的频繁出现,严重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结合各结构层层位功能要求,深入研究能够抵抗重载交通反复作用的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组合设计具有深远意义。首先,本文通过调查京沪高速动态称重系统(WIM)记录的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其交通组成和轴载特性,绘制了实测交通轴载谱,选取120kN和140kN分别作为京沪高速超车道、行车道的代表轴载;根据京沪高速沥青路面养护管理决策支持系统(PMS)记录的数据,选取了重载代表路段,以车辙和横缝为典型病害,从重载交通和路面结构形式两方面分析了典型病害的成因,为重载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的选取提供依据。其次,选取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和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两种路面结构形式,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了面层厚度、面层模量梯度、重载和水平力对沥青路面受力特性的影响,结合沥青路面主要设计指标,得到了各种沥青路面结构最佳厚度组合和面层模量梯度推荐方案;采用灵敏度分析,确定了重载沥青路面的关键设计指标及设计要点,为重载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组合设计提供依据。然后,针对京沪高速重载交通特性和典型病害成因,分别选取SMA-13、Sup-20、Sup-25 级配沥青混合料作为上、中、下面层材料,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七种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七种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能满足要求;掺加玄武岩纤维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低温抗裂性能稍有改善,水稳定性改善效果不明显,抗剪性能和疲劳寿命得到大幅提高。最后,根据力学响应结果拟定路面结构类型,通过面层厚度与材料实测模量的合理组合,以充分发挥各个结构层的层位功能为组合设计原则,得到常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薄面”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和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三种推荐路面结构。利用好路网软件,根据京沪高速实测交通参数和面层材料性能,对推荐路面结构进行验算,均能满足重载沥青路面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将直接在京沪高速江苏段路面维修养护及拓宽改建工程中实际应用,同时对我国重载交通下的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一年四季气(或水)温变化下,土基热胀冷缩,容易发生裂缝,铺盖需要分层设置土石保护层、黏土防渗层,砂土反滤层等。本文求解热传导微分方程,推导出多层土夏季最高温度及冬季最
  黄登水电站的水轮机参数选择应结合能量指标、空化特性、泥沙磨损和运行稳定性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使其各项参数指标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合理性。
  目前国内进入水电工程建设高峰,相关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正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开展相关水电工程导流、截流、施工组织等分析研究,采取合理与科学的截流施工方法,为国际工程
  本文主要介绍糯租水电站的水力机械设计,主要包括水轮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参数及结构特点、电站水力机械辅助系统设计和厂房布置。
采用基于粘弹塑性模型的三维真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方法,进行了不同输入地震波作用下高土石坝地震反应分析。研究比较了在场地波、规范波、实测波三类不同输入地震波作用下高
二阶效应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二阶效应问题已经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其中一些成果已经应用到设计规范中。但
  黄河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在施工和运行期均出现了面板裂缝现象,裂缝发生于面板顶部水位附近,且以纵向裂缝为主,而其他类似大坝面板裂缝大都发生在面板中下部,且多为横向裂缝。公
为实现人们对高层建筑不同建筑功能的需求,转换层结构得到广泛应用,结构形式多种多样,设置高度日益提升。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转换层结构形式主要有:梁式转换结构,板式转换结构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从残积土的成因、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分布特征等方面对残积土在不能按一般黏性土的勘察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置,提出了利用残积土解决工程建设的结论,可为今后类
  本文介绍了援津巴布韦瓦利水坝灌溉工程中黏土心墙坝的设计及施工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中合理布置枢纽建筑物,施工中重点控制影响工程长期运行安全的坝体黏土心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