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乡经济发展更加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并且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其中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尤为凸显,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乡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村的发展。乡村小学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支柱,关系乡村人才培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就乡村小学教师整体而言,他们的教学水平、管理能力和身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相对不高,整体胜任能力有待提升,这种现状严重影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提升乡村教师整体胜任力水平是乡村教育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参考国内外乡村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河北省20所乡村小学教师为例,对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力从教师思想观念、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心理特征等四个维度,分析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力状况。编制《河北省乡村小学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问卷》,通过实证调查与数据分析,并结合对乡村小学教师的结构性访谈,对河北省20所乡村小学教师胜任力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研究结果表明:乡村小学教师整体胜任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思想认识方面,教师职业认同感还比较低,自我学习意识有待提高;在教学能力方面,教师的教育基础知识有较大缺陷,教学方法较单一,课后缺少教学反思;在管理能力方面,课堂管理方式单一,关爱学生意识较弱;在心理特征方面,不满意自己的工资待遇,时常有焦虑的情绪,并且情绪调节能力较差。通过对实证调查与访谈结果的分析,发现导致河北省乡村小学教师胜任力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是性别、年龄、学历等结构分布不合理;二是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主要有教学专业知识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研究意识薄弱;三是乡村小学教师缺乏培训,即使有培训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方式单一并且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四是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较低等。要提高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乡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二是提升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强对乡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四是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