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鞍结节脑膜瘤(Tuberculum Sellae Meningiomas,TSMs)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手术切除程度的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提高TSMs的手术切除程度,进而改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45例TSMs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和术后临床资料以及患者随访情况,归纳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年龄、病程、肿瘤大小、鞍内侵犯、血管神经包绕等因素与肿瘤切除程度的关系,统计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KPS评分变化,分析手术切除程度与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1.本组45例患者中,34例为女性,11例为男性,男:女约为1:3.1;患者年龄区间为29-67岁,其中以40-50岁居多,平均(46.64±7.60)岁,中位年龄45岁,年龄<45岁的患者18例(40.0%),年龄≥45岁的患者有27例(60.0%);病程从1周到4年不等,平均病程10.40±8.62个月;患者首发症状各异:视力、视野障碍者32例,以头痛就诊者6例,以内分泌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者4例,头晕1例,体检发现者1例,癫痫发病者1例。2.本研究中,45例TSMs患者SimpsonⅠ、Ⅱ级切除36例,SimpsonⅢ级切除7例,SimpsonⅣ级切除2例,21例(46.67%)患者的病理结果为上皮型。统计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血管神经包绕对手术切除程度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7;0.044)。3.本组45例患者术后发生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的有:发生术后尿崩6例,术后电解质紊乱者7例,垂体功能减退者1例,嗅觉减退者1例,癫痫1例,无死亡病例;术前视力、视野障碍的32例患者,手术后不同程度的视力改善者28例(87.5%),无变化者4例。4.随访的45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术后6个月的KPS评分较术前增加,全切组中术后6个月KPS评分,增加病例百分数高于非全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为 0.01)。[结论]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以40-50岁女性多见,患者多以视功能障碍就诊,常有典型影像学表现,术后病理以上皮型居多,肿瘤位于颅底深部,周围解剖结构较多且较复杂,肿瘤大小及血管神经包绕可影响肿瘤的切除程度。通过显微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术中应保护好神经及重要血管,最大程度将肿瘤切除,有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