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革命已经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对信息化的挑战,我国已确定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这一战略能否取得成功,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为此,教师将面临着新的知识、能力与专业发展的要求。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而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设计者。这也反映在当前的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中。攀枝花市位于四川西南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区,建市仅40余年,教育起步晚,各方面条件参差不齐,导致了该市中小学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技能诸方面已落后于其他地区的同仁,在所处的信息技术环境、获得信息技术学习与发展机会等方面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只有迅速提高该市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方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满足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需要。针对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主要采用行动研究、问卷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展开调查,对有关方面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把握和了解,进而探索制约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提高的各种因素,结合该市的已有经验尝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可行性策略。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指出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二章是基本理论研究,对有关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必要的澄清和论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必要的回顾和梳理,以明确对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第三章是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并且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阐述了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第五章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论文研究虽然在很多方面做了一些理论上的尝试,但主要还是以地区性的个案研究为范例。由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策略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在本论文中的研究和分析还比较肤浅,论文得出的研究结论也难免存在谬误和疏漏,这需要进一步地修改和验证;其推广性也需要做进一步的考察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