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位的柔性装配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ime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首次提出“工业4.0”的概念。同时以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对制造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在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要求中国制造业要精准的抓住未来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潮流中的创新机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因此,在信息化革命的大环境下,“智慧制造”的出现进一步促使制造型企业向协同物联网、先进制造技术和智能工厂等方向转型。当今制造业环境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需求挑战。在制造业中,装配以其制造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特点成为制造业研究与转型的重要考量因素。而以飞机、机车、轮船等为代表的重型复杂产品装配作业更是占据整个制造过程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其市场需求少、覆盖率低、定制化要求高的特点,其制造行业的转型往往被忽视,相关信息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欠缺也拖慢了重型产品装配水平。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分析装配过程信息化要求的基础上,结合2017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所提出的将装配过程深度数字化、信息化、结构化建立工序、物料、资源三维一体的管理方式,通过数字孪生思想提出基于工位的柔性装配线管理系统(SFAS)的理念。通过建立虚拟工位与虚拟生产线实现对物理环境的映射,将装配过程的柔性化转化为工位的柔性化。针对重型产品装配过程自身的特点,采用基于物料的专业模块化装配线平衡算法,简化装配过程难度的同时使得系统算法更贴合实际。同时明确系统的总体需求和功能需求,并分别从概念模型、交互流程、体系结构、功能结构四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具体论述。最后,通过装配线管理系统在Q所制造公司装配过程的应用,对系统内部装配线平衡算法进行验证,并对系统的运行界面进行描述,总结该系统实施的辅助措施。最终系统在企业的成功应用证明文章所提的基于工位的柔性装配线管理系统理念的有效性与可执行性。
其他文献
澳大利亚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的《卡彭塔尼亚湾》是一部关于土著和土地的壮烈史诗。它描写了原住民与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斗争和融合,表达了原住民们对家园的执着守望以
提出了在传统涡轮盘低循环疲劳试验件上施加扭矩的试验方案,以某型发动机涡轮盘为对象,组装和调试了某型全尺寸涡轮盘预扭试验件,完成了低循环疲劳试验.加扭涡轮盘低循环疲劳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以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为例,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加强信息化
就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的分类以及目前港口水工建筑中逐渐广泛应用的全固体份长效刚性聚氨酯(RPU)防腐蚀涂料的组成、原理、特性、施工以及一些应用实例进行介绍,为适应工程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