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脂肪和肝脏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高脂饮食喂养SD雄性大鼠15周构建肥胖大鼠模型,随后予以二甲双胍400mg/d/kg或生理盐水灌胃4周,干预结束时采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用葡萄糖输注率表示。同时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血清PEDF及白色脂肪、棕色脂肪、肝脏、肌肉组织PEDF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水平。(2)采用高胰岛素(50nM)作用于HepG2肝细胞和3T3-L1脂肪细胞24h,检测葡萄糖(2-NBDG)的摄取,以建立胰岛素抵抗的肝细胞和脂肪细胞模型。予以胰岛素抵抗的肝细胞和脂肪细胞二甲双胍(0.1mM)或二甲双胍联合AMPK抑制剂Compound C(40uM)处理,ELISA检测细胞上清PEDF,同时检测细胞PEDF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与普通饮食组相比,肥胖组大鼠空腹胰岛素升高、葡萄糖输注率降低,表现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同时肥胖大鼠血清PEDF升高,且血清PEDF水平与葡萄糖输注率负相关;此外,肥胖大鼠白色脂肪、棕色脂肪、肝脏和肌肉组织PEDF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二甲双胍干预4周后,葡萄糖输注率明显增加,大鼠胰岛素抵抗改善,同时组织AMPK磷酸化水平上调,血清PEDF水平降低,组织PEDF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2)高胰岛素处理的HepG2细胞和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减少,胰岛素抵抗模型构建成功。与正常对照相比,胰岛素抵抗的肝细胞和脂肪细胞PEDF分泌和表达增加,而二甲双胍处理24h后,AMPK磷酸化水平上调,肝细胞和脂肪细胞PEDF的表达和分泌下调,AMPK抑制剂明显减弱二甲双胍对PEDF表达分泌的影响。结论:二甲双胍通过促进AMPK磷酸化,抑制脂肪和肝脏PEDF表达分泌,且这一过程与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相关。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脂肪和肝脏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高脂饮食喂养SD雄性大鼠15周构建肥胖大鼠模型,随后予以罗格列酮4mg/d/kg或生理盐水灌胃4周,干预结束时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用葡萄糖输注率表示。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血清PEDF及白色脂肪、棕色脂肪、肝脏、肌肉组织PEDF的mRNA和蛋白表达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水平。(2)采用高胰岛素(50nM)作用于HepG2肝细胞和3T3-L1脂肪细胞24h,检测葡萄糖(2-NBDG)的摄取,以建立胰岛素抵抗的肝细胞和脂肪细胞模型。对胰岛素抵抗的肝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别予以罗格列酮(1uM)、罗格列酮联合PPARγ抑制剂GW9662(10uM)、罗格列酮联合AMPK抑制剂Compound C(40uM)处理,ELISA检测细胞上清PEDF,同时检测细胞PEDF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与普通饮食组相比,肥胖组大鼠空腹胰岛素升高、葡萄糖输注率降低,表现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同时肥胖大鼠血清PEDF升高,且血清PEDF水平与葡萄糖输注率负相关;此外,肥胖大鼠白色脂肪、棕色脂肪、肝脏和肌肉组织PEDF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罗格列酮干预4周后,葡萄糖输注率明显增加,大鼠胰岛素抵抗改善,同时组织AMPK磷酸化水平上调,血清PEDF水平降低,组织PEDF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2)高胰岛素处理的HepG2细胞和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减少,胰岛素抵抗模型构建成功。与正常对照相比,胰岛素抵抗的肝细胞和脂肪细胞PEDF分泌和表达增加,而罗格列酮处理24h后,肝细胞和脂肪细胞PEDF的表达和分泌下调,但与单用罗格列酮组相比,罗格列酮联合PPARγ抑制剂组PEDF的表达和分泌无明显变化。而罗格列酮组AMPK磷酸化水平上调,且罗格列酮联合联合AMPK抑制剂可明显减弱罗格列酮对PEDF表达分泌的影响。结论:罗格列酮抑制肝细胞和脂肪细胞PEDF的表达和分泌,但这一作用并非通过激活经典的PPARγ途径实现,而是通过促进AMPK磷酸化,且肝脏和脂肪PEDF表达分泌的变化与罗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