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大气中毒害挥发性有机物的暴露特征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sen_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气态污染物,其不仅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而且一些VOCs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研究大气环境中VOCs的暴露特征、环境健康效应及来源为大气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外很多地方都已陆续展开了相关工作,而对太原地区的调查研究还处于空白,因此对太原地区空气中的VOCs研究有很大的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苏玛罐采样,预浓缩Entech7100-Agilent GC7890A/MSD5975C联用系统分析了太原市公共场所大气中55种VOCs的暴露水平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含量最高的组分为烷烃(55.18%),其次是芳香烃(28.07%)、烯烃(12.72%)和炔烃(4.03%),总VOCs平均暴露水平为89.37μg/m3。苯暴露水平为6.49μg/m3,是欧盟规定的环境空气中苯年平均浓度的1.30倍,与国内外城市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儿童公园VOCs暴露水平最高(227.81μg/m3),而汾河公园最低(76.68μg/m3),这可能与儿童公园位于太原市最大商业区且周围建筑密集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而汾河公园周围地势开阔、污染物易扩散有关。VOCs的平均暴露水平为晚上高于白天,周末大于非周末,反映了人为活动对环境空气中VOCs的影响。季节变化显示,太原市2013年1月、5月、9月和12月VOCs暴露水平分别为73.69、79.56、72.99和63.18μg/m3。年度变化显示2013年VOCs平均暴露水平(70.66μg/m3)比2012年(152.26μg/m3)低81.60μg/m3,表明太原市为改善空气质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十分有效。2、利用国际公认的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评价模型对太原市公共场所非周末与周末空气中VOC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非致癌风险系数较低,周末空气中苯对人体的致癌风险为1.29×10-6,超过了苯的人体致癌风险值,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利用等效丙烯浓度测算太原市VOCs的化学活性,并结合最大增量反应活性量化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研究表明烯烃是太原市活性最强且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的物种。3、相关性、比值和主成分分析显示煤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和溶剂使用是太原市大气VOCs的主要来源。结合气团后向轨迹图显示,太原市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本地排污企业(热电厂、钢铁厂等)污染物的扩散以及省内焦化企业污染物近距离输送。本研究丰富了山西地方性环境污染状况和人群暴露风险因子数据库,为政府决策和有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金属氢脆的现象早已为人们所认知,而关于氢脆的机理仍然存在着争议。钛金属是适用于航空等尖端领域的材料,其氢脆的发生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计算模拟有助于在实验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