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及其调控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icky01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绿微囊藻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正在全世界蔓延泛滥。这种单细胞蓝藻产生的七肽化合物(微囊藻毒素)能引起人类的肝癌,也会影响水生植物和动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的生态系统失衡。近年来各国都十分关注这种“生态癌”的治理。虽然已花费巨额投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尚无突破性进展。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索一种生物防治微囊藻的新途径。目前已应用的防治途径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其中生物防治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方法。在生物防治中已应用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技术,其中植物技术成本低、后遗症少特别引人注意。植物技术又可分为高等植物和藻类(微藻)两个类型。在淡水生态系统中,高等植物生长范围受限、生长速率低,虽然有效,但应用范围窄。近年来随着藻类化感作用研究的开展,有些学者认为这可能是解决有毒藻类水华的有效途径。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影响其它生物生长的现象。近十年来已对高等植物和藻类进行了许多研究。但至今尚未见用微藻有效地抑制微囊藻的报导。本研究幸运地发现了一种真核藻,在一定条件下可有效地抑制微囊藻的增殖与生长。我们从四方面作了探索:(1)把真核藻与微囊藻混合培养在不同的培养液中;(2)用培养过真核藻的滤液培养微囊藻;(3)真核藻化感作用受光周期、温度和pH的调控;(4)真核藻化感作用抑制微囊藻生长的机理。结果显示:(1)在BG11和MA培养液中,低温(24℃)培养真核藻都能抑制微囊藻的生长,说明真核藻对微囊藻的抑制不受营养条件和微囊藻株系差异的影响。(2)在BG11和MA培养液中,培养真核藻的滤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这证明真核藻是通过化感作用抑制微囊藻的生长,即滤液中有真核藻分泌的化感物质存在。(3)真核藻产生化感物质的活性及浓度受温度、pH和光照时间的影响。在培养体系中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是上述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试验中,化感物质的稳定条件为温度低于30℃,pH偏酸性、光照时间为14h。真核藻产生的化感物质可能是有机物质。(4)真核藻产生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可能有两个:影响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影响铜绿微囊藻细胞分裂基因的表达。这些数据为实践中生物控制微囊藻的繁殖,保证饮水质量,维护广大群众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能进一步分析鉴定出化感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不但为人工合成该种物质,有效地控制蓝藻水华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在理论上也有可能调控微囊藻细胞分裂的机理。
其他文献
青少年攻击行为,主要指青少年有意造成行为接受者伤害的行为,包括对他人、自身或其它目标有意伤害的任何行为。从心理学和文化学视角分析,青少年攻击行为可以有六个发生机制,
高校督导是现代教育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是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实效的有利保障。可从道德素养专业化、督导知识能力素养专业化和个性品质素养专业化三个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有效性提问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以有效性提问作为切入点,深入思考如何激发学
简述了橡胶防护蜡的作用机理及效能,在分析橡胶防护蜡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低熔点石蜡和几种添加剂制成了Ly-1型橡胶防护蜡,并将其与德国、日本等国的橡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明30日上午,由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举办的《追寻足迹不忘初心——红军长征过粤北图片展》在广州起义烈
本文借鉴语义功能语法理论,根据[±远指]、[±指示余集个体]、[±指示余集部分]、[±指示余集全体]、[↑↓对指]这五个决定搭配关系的范畴义素以及[±书面]这个不决定搭配关
潜热储能模式的相变材料在航天器热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低热导率和易泄漏的缺点严重制约了相变材料在储能和热管理方面的应用。高热导率的石墨烯材料为高性能相变复合材
实验动画是极具创造性的动画艺术形式,崇尚个性独创,它独具魅力的艺术表达促使艺术家对其进行艺术语言形式的研究。实验动画艺术创意中语言形式的表达,并不是一味追求“形式
社会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分支,或者更确切地说,作为人类学的近门,现在已经被人们了解了。它有一个悠久而复杂的家谱,这个家谱要追溯到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