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东川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地貌背景,泥石流灾害多发,破坏力大,是造成重大损失的首要地质灾害。东川区村落分布广而众多,泥石流灾害对村落的威胁最大,曾淹没了当地众多村庄建筑、农田以及毫无防备的村民,迫使众多村庄搬迁。在时间长河中,村落受灾害影响其空间布局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村落的防灾规划是城乡防灾减灾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从防灾规划视角探究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估下的村落分布特征及规律,不仅能够有效评估区域泥石流灾害的易发性,还能够为村落的分布特征研究加入泥石流灾害因素,从而使得村落的分布研究更有意义。本文参考前人研究和泥石流易发性区划的相关规范,依据因子选取原则总结了一系列指标,运用统计学当中的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确定最终参与泥石流易发性评估的因子。再通过信息量模型法求出各因子各层级的信息量值,由信息量值叠加、自然断点法重分类得到东川区泥石流易发性等级分区结果。最后从数量层面探究村落的整体分布和各乡镇分布特征,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各易发分区村落点的密度分布特征以及分布规律。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影响东川区泥石流形成发育的因子有十四个,其中,沟壑密度的方差值最高,对当地泥石流的形成影响最大;(2)研究区划分为高、较高、中、较低和低易发区五个等级,各等级易发区面积所占比例分别是:10%、24%、29%、23%、14%。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东川区中部和北部金沙江流域,以中部的铜都镇集中面积最大,涉及11个行政村域。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阿旺镇和铜都镇东部;(3)铜都镇位于高易发区的村落最多,阿旺镇和红土地镇位于高易发区的村落最少。通过各乡镇村落的数量分析,将八个乡镇按照防灾(泥石流)受重视程度分为四类,其中,应当受到最高重视的是铜都镇,应当受到较高重视的是汤丹镇、拖布卡镇与舍块乡;(4)高易发区村落大部分聚集在铜都镇西部,少部分聚集在乌龙镇、舍块乡、因民镇和拖布卡镇,整体呈现出聚集点多、聚集程度高的特点,集聚中心以铜都镇起戛村和糯谷田村交界处北段地区最为突出;(5)随着区域泥石流易发程度的增高,村落的聚集性也在增加。这是由于高易发区苛刻的地质地貌环境和相对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使得居民点的选择受到局限。也间接说明人口密度、人类活动对当地泥石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