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诗歌与楚人审美观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领域是探析楚人审美观念,及蕴含的美学特征,以及这种观念对屈原诗歌的思想与艺术成就的影响。文本从美学的角度,从楚人审美观念文化角度出发,对楚人审美观念从器物文化、信仰文化、神话及其他方面,再到楚人审美观念的内在特征的论析中,揭示了楚文化对楚人审美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最后,以楚地境内伟大诗人屈原的诗歌为代表,重点分析了屈原、屈原诗歌与楚人审美观念三者息息相关的联系,由此既可挖掘楚辞的文化底蕴及屈原的美学思想,又可有助于更好的研究楚文化中的美学部分。本文试图从四个章节探讨屈原诗歌与楚人审美观念的研究:第一章节为楚人审美观念概观。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从如青铜器、玉器、鬼神观、图腾、神话、服饰佩饰、建筑以及歌舞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楚人审美观念的体现;另一部分则是延续第一节的内容,分析概括了楚人审美观念的内在特征,总结了四点,分别为对和谐的追求;对灵动的崇拜;对炫丽的热爱以及对壮大的崇尚。第二章节则从楚国地理环境、楚国历史文化、楚国巫文化,以及楚国哲学思想四个方面出发,分析楚人审美观念形成的背后深层原因。第三章节以及第四章节主要是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为主,朱熹的《楚辞集注》为辅,结合各个时期的文献史料和出土文物,从屈原的诗歌角度出发,提供楚人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审美追求概况的画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饮食、器物、服饰、居住、音乐、图腾美政。这样的视角可以立体的、全方位的展示屈原诗歌中的体现楚人审美观念的情况。结论部分则是从总体概括屈原诗歌的艺术成就与楚人审美观念息息相关的联系,由此说明楚国文化对屈原文学创作带来的灵感及影响,然而另一方面屈原诗歌也丰富了楚文化的内容,并与楚国其他文学现象,如老庄哲学等,让楚国文化达到了顶峰状态。
其他文献
<正>根据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发[2000]477号文《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及全继委发[2001]第10号文的规定,凡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综述可获得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首先对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融合机理进行归纳,认为产业关联是产业间融合的基础和前提,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新业态,产业融
目的 ACOSOG Z0011及NSABP B-32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临床分期T1-2N0M0,无新辅助化疗,无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患者,术后接受系统的全身辅助治疗,结合放疗时腋窝淋巴引流区接
扶正培本是中医主要治则之一,已成为治疗癌症的主导思想。追溯源流,扶正法乃中医治病的最重要法则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
本文对比了L2写作教学中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同伴反馈在反馈过程与反馈效果上的异同。对同伴反馈过程的调查显示两组之间在话题种类和数量、指导者提出的修改层面和维度上没有显
<正>2005年7月14日至16日国际膜拜(邪教)团体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Cultic Studies Associa- tion,简称ICSA)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年会,主题为“精神控制、膜拜(邪教)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小练笔是一种“短平快”的写作
90年代以来,方方先后创作《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民的1911》《武昌城》《软埋》等多部中长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在这里,本文把方方以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为表现对象,而非叙述背景的作品称为“历史题材小说”,并且对这部分作品进行重点阐述。方方部分作品仅仅以历史为故事的发生场景,如《风景》《花满月》等,则作为本文的参照对象。目前,不少论者对方方历史题材作品的认识,尚未完全突破知识分子
新时期以来,关于"文学评价"理论资源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其中,在宏观方面,研究者们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传统文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和"
瓷贴面由于其颜色形态逼真、色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耐磨性强、对牙龈组织无刺激、磨牙少甚至不磨牙,能更好地保存牙髓组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牙体表面缺损、着色牙、变色牙